时间:2025-03-24
嘉宾:咸宁金融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张志兵,工商银行咸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琼,农业银行咸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冰,咸宁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涛
内容: 3月24日,咸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咸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情况。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曾文波:
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
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介绍咸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
咸宁金融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张志兵先生,中国工商银行咸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琼女士,中国农业银行咸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冰先生,咸宁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涛先生。
首先,请张志兵先生介绍咸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情况。
咸宁金融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张志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沟通交流,首先我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咸宁金融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关心。借这个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咸宁银行业保险业助力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相关情况。
近年来,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咸宁金融监管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监管引领,转变服务方式,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创新、润泽千企万户、守护绿水青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聚焦科技金融,点燃创新引擎,破解融资难题
一是精准对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围绕科创、先进制造、战略新兴产业三大领域,建立“传统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专精特新”三类企业白名单,引导银行机构逐户对接、量身定制融资方案。2024年末,全市科技贷款余额134.15亿元,增速34.78%,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3.4倍!今年一季度继续乘势而上,科技贷款余额预计突破1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10%。
二是破解难题,创新产品“贷”动未来。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痛点,我们打出三招“硬核”举措:知识产权变“真金白银”,企业凭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就能贷款,我们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刚刚举办了一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活动,银企签约金额达2.27亿元;接下来,我们还会联合市政府办、人行、科技局等部门举办科技金融银企对接会,精准匹配企业融资需求。信用贷款“秒批秒到”,引导银行机构税务、社保、电力等数据构建企业信用模型,推出“科创贷”“人才贷”等纯信用贷款产品,单户授信额度可达500万元,可实现“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风险共担“兜底”,推动全市17家银行、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省再担保集团建立“4321”风险分担机制(省再担保40%、担保公司30%、银行20%、地方10%),配套差异化政策,彻底打破银行放贷顾虑。
二、聚焦普惠金融,润泽千企万户,传递金融温度
一是政策落实“零折扣”。我们将年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作为重要抓手,切实压实机构主体责任,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要求,不断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投放力度。目前,我们积极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部署,联合市发改委等部门,在市、县已经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二是规模与增速“双领先”。我们持续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全力支持经济恢复和产业发展。2024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41.38亿元,增速26.53%;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23.55亿元,增速24.72%,两项指标均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长,贷款规模较2021年翻番,惠及小微企业、农户超10万户!
三是服务模式“再升级”。融资成本“一降再降”,2024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4.55%,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普惠涉农贷款利率4.5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保持下降趋势,共让利2.7亿元,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
三、聚焦绿色金融,守护绿水青山,激活生态价值
一是绿色信贷“贷”动生态之美。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426亿元,增速23.5%,连续13个季度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新增授信32亿元,对接绿色企业300余家,有力支持了矿山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等生态项目建设。
二是创新产品“保”住绿色未来。全国首创“古树名木救治保险”,为170株古树投保221万元;推出森林碳汇保险,守护赤壁1321亩“绿色碳库”;环境污染责任险保障金额三年增长4倍,为生态筑起“防护网”。森林保险覆盖326万亩林木,提供保障32.6亿元,已赔付1461万元。企业凭“绿色家底”即可融资,累计发放排污权、碳权益质押贷款2067万元。
下一步,咸宁金融监管分局将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全力推动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畅通资金循环,助力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曾文波:
感谢张志兵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举手示意,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名称。
荆楚网记者:请问咸宁金融监管分局在推动金融助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咸宁金融监管分局主要负责人张志兵: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房地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完善优化有关房地产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合理满足房地产领域信贷需求,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一是着力推动已出台措施落地见效。积极督办辖内各商业银行贯彻落实购房及住房信贷政策,对于在本市贷款购买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不低于15%。同时,引导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做好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减轻居民家庭购房负担。截至2月末,全市个人住房贷款306.68亿元。随着2024年以来推出的各项金融支持政策逐步发力,2025年我市商品住房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迹象。
二是优化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会同市住新局用好用足“白名单”项目融资政策,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和按期交付。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0个项目纳入“白名单”,银行审批同意金额17.55亿元,累计已放款金额13.12亿元,保障2.9万套房屋建设资金需求。
三是积极推进“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会同市住新局组织各房企、金融机构高效协作,通过将金融机构已审批并投放的项目纳入向协调机制备案的“白名单”,实现“应纳尽纳”,让现有的“白名单”项目适用的金融、司法等支持政策惠及更多的房地产项目,保障项目建成交付;指导金融机构优化“白名单”项目贷款资金拨付方式,做到“应贷尽贷”和“能早尽早”。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方面深入落实房地产工作人民性、政治性要求,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支持稳楼市。推动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拉长“白名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拿到贷款,坚决做好保交房工作。二是配合促转型。全面贯彻落实配套融资制度,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楚天都市报记者: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请问工商银行咸宁分行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国工商银行咸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琼: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工商银行落实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客群。工行咸宁分行始终秉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认真落实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要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提质增效:
一、扛牢责任,强化统筹协调
在金融监管局和发改委的牵头指导下,我行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全行资源,指导辖内支行组建工作专班,迅速构建市、区、县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政策快速响应、有序推进,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坚实保障。
二、完善机制,优化服务保障
优化工作机制,一是明确服务目标,确保服务责任落实到区域、到岗、到人,实现全覆盖,二是强化考核,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考核激励,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激发员工敢贷、愿贷的动力,三是组建内部柔性专家团队,高效解决支、企业融资办理过程中的问题。例如,某模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我行仅用3天完成无还本续贷,新增授信至10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三、真抓实干,精准对接需求
我们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实地摸排企业情况,精准对接融资需求。2024年,普惠贷款投放29亿元,增速达53%,截至2025年2月末,累计走访客户6850户,授信放款660户,金额达11.69亿元。同时,我们创新产品供给,推广“新一代经营快贷““创新积分贷“等一系列标准+特色的产品,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下一步,工商银行咸宁分行将继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以更优的产品、更高的效率、更实的举措,打通服务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为咸宁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工行力量。
咸宁日报记者:作为深耕咸宁地方经济发展的国有大行,请问农业银行咸宁分行在落实绿色金融方面提供了哪些有力的支撑?
中国农业银行咸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冰:
谢谢您的提问。绿色金融是我们农行坚定贯彻国家“两山”理 念的要求,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 极”战略的关键核心,我们更将其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责任与重大机遇。 主要从三个维度作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政策引领,强化绿色信贷支撑。我们坚定贯彻“两山”理念, 坚守服务“双碳”战略。持续加大对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节能环保 等项目的信贷投放,仅今年前两个月,我行绿色信贷比年初净增4.8亿 元,增速达11.5%,增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二是产品创新,服务绿色产业升级。在清洁能源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我们支持的国家“十四五”百亿级工程--通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助力 鄂南地区新能源基础设施再升级。在生态修复专项产品上,多年来,我 们始终坚持在幕阜山脉绿色资源上做文章,在绿色产业上下功夫,创新 推出“生态修复贷”等绿色信贷产品,累计向全市矿山治理、湿地保护 等领域投放贷款17.1亿元,其中支持咸宁矿区生态修复项目5亿元,恢 复土地超5000亩。
三是科技赋能,构建绿色金融生态。2021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平台---“中碳登”落地武汉,填补了湖北没有国家级金融市场平台的 空白,农行湖北省分行作为独家合作行,为其量身打造了“农银碳服“ 结算系统,助力湖北引领中部绿色崛起。咸宁农行作为辖内机构,及时 与湖北金盛兰公司签约注册了“碳排放权”交易账户,去年我们又与赤 壁“德国负碳”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我们有能力、更期待为咸宁各 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也诚挚欢迎更多单位和企业 与农行携手合作,共同探索绿色金融生态的合作新模板和新动能。
咸宁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咸宁农商银行如何破解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取得了哪些成绩?
咸宁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涛:
科创企业因资产轻和技术性强的原因,导致抵押物不足、风险和信息评估难,向银行贷款难。针对这个特点,我们以变应变,改变我们的条件去适应企业的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达到精准滴灌的目的。
一是在担保方式上敢于突破。不强制要求必须有抵押,只要是看准的企业,信用、担保等方式都可以。现在我们科创企业信用贷款单笔最大可以做到1000万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市级纳税百强企业都可以申请,同时我们与省再担、省科担、省农担三家省级担保公司积极合作,主动给科创企业增信。例如: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半导体集成电路高新技术企业,属通城县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关键企业,我们根据它的业务架构、资金流动以及研发投入等特点量身定制了一套方案,发放950万元贷款支持它投入研发。
二是在产品设计上敢于突破。我们在摸索服务好科创企业的过程中,先后推出“园区联合贷”“创业贴息贷”“好企贷”“人才贷”“产业集中贷”“成长贷”等适应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科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特点自由选择。截至目前,“好企贷”仅推出2个月,全市已经发放59户2.95亿元。
三是在风险承受上敢于突破。把科创企业信用贷款单笔额度从500万提高到1000万,企业只需要注册经营6个月就可以向农商行贷款融资,同时对现金流等也给予更宽松的要求,贷款期限也最长可以做到10年,竭力给予科创企业更大的风险容忍度。
全市农商行围绕全市五大突破性优势产业、四大新兴特色产业及上下游企业,加大产业链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支持,助力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成效明显。截至2024年末,全市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7亿元,较年初净增7亿元,增幅34.96%,高于当年各项贷款增幅25.69个百分点;2025年以来,全市农商银行累计走访对接科技创新企业名单207户,新增授信并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5.26亿元。未来我们将继续弘扬农商银行的“挎包”精神,支持更多科技企业在咸宁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曾文波:
谢谢何涛先生回答。
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