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咸宁市自然环境和资源

来源:综合地质大队 市水利和湖泊局 林业局 日期:2024-05-29 字号: 分享到:

【地质】地质演变。咸宁市发育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前震旦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属浅海火山沉积—砂泥质沉积复理石建造,为本区的褶皱基底。

(2)震旦纪—三叠纪发展阶段。经历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全过程。即在陆壳的基础上经过震旦纪的统一地台发展时期,古生代初期大陆地壳裂陷、解体,扬子准地台继续稳定发展。

(3)三叠纪—第四纪发展阶段。该阶段可划分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早第三纪、晚第三纪—第四纪四个发展时期。侏罗纪末期的构造变动,形成全市现今的构造格架。扬子区转变为以侏罗山式褶皱为特征的台褶带,以北北东向断裂为主体的滨太平洋断裂体系基本定型。在滨太平洋壳幔运动的影响下,断陷、断坳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是白垩纪至第三纪时期的主要构造特征。

地层。咸宁市境属于华南地层大区的扬子地层区的下扬子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区内出露新元古代-新生代地层。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南华系、震旦系构成方山、大幕山、坑口背斜核部,三叠系构成向斜核部,寒武-二叠系构成背、向斜两翼。侏罗系主要分布于嘉鱼地区,构成向斜核部;上白垩统-第三系在本区均有零星分布,主要分布于嘉鱼、咸安、通山、崇阳等地。第四系主要分布于赤壁-咸安一线以北为近代河湖沼泽沉积,其他地区仅零星分布坡谷低洼地带。各时代地层特征:冷家溪群为一套浅海相沉积的浅变质岩系。南华系分为莲沱组、南沱组。莲沱组为一套由下向上由粗变细的紫红色碎屑岩,南沱组冰碛含砾杂砂泥岩为冰川相的碎屑岩沉积建造。震旦系分为陡山沱组、老堡组。主要为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硅质岩、灰岩、白云岩组成,是本区金、锑矿产出的主要层位。寒武系及奥陶系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夹碎屑岩建造,志留系为浅海相陆源碎屑沉积砂页岩建造。泥盆系仅有上泥盆统出露,主要为滨海相砂砾岩沉积。石炭系仅黄龙组出露较普遍,多为碳酸盐岩。二叠系地层分布广泛,出露齐全,底部是南方重要的含煤地层,中上部多为碳酸盐岩、硅质岩。三叠系地层分布比较广泛,但地层出露不全。有碳酸盐岩、页岩、粉砂岩、细砂岩。中、晚侏罗系为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地层,多为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 页岩、凝灰岩、流纹质角砾岩。白垩系—新近系为一套连续沉积的陆相红色碎屑岩,是一个多中心、多物源、多韵律的复杂沉积岩系。第四系发育较为齐全,岩性复杂,厚度变化大,除大面积红土层外,河流冲积、洪积及残坡积较多。可划分为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堆积层。

构造。咸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主要处于Ⅰ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区内,Ⅱ级构造单元为下扬子陆块(叠加盆地),Ⅲ级构造单元为江汉—洞庭陆内盆地(Ⅱ1-2)和幕阜山被动边缘褶冲带(Ⅱ1-3),四级构造单元有华容断隆(Ⅱ1-2-2)、通山台缘褶冲带(Ⅱ1-3-1)、九宫山后碰撞岩浆杂岩(Ⅱ1-3-2)、咸宁台坪褶皱带(Ⅱ1-3-3)。区内主要经历了克拉通基底形成阶段、克拉通及盖层形成演化阶段、新生代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由于各个构造发展阶段应力场的作用方式不同,导致不同的应变特征及组合排列方式,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构造格局。

(1)前震旦纪构造格局。前震旦纪扬子构造层构成本区基底,出露于南部省界处的幕阜山—九宫山地区,它们是扬子构造旋回的产物,其主要构造特征为扬子旋回形成的一套大陆边缘冒地槽型砂泥质复理石建造,普遍受到浅度区域变质而形成一套板岩—千枚岩系,同时形成一系列NW向紧密线性同斜或倒转褶皱及同向断裂,由于扬子构造层大部分被掩盖,断裂构造情况不明。

(2)中生代构造格局。是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时形成的盖层构造的主体构造格局,主要特点:其一是印支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十分醒目的近东西向紧密线性褶皱和断裂系统被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NNE向宽缓隐性褶皱和同方向的左旋斜列断裂系统呈90°~60°交角叠加改造而构成特有的干涉图案;其二是早期形成的基底断裂在印支—燕山期强烈复活并被后期构造迁就,向上向下贯通成为深断裂,为岩浆上涌和向盖层侵入提供了通道,成为区内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3)新生代构造格局。新生代是断陷盆地、断凹盆地发展的主要时期,区内较大型盆地有:通山盆地、崇阳盆地、燕夏盆地,它们位于规模较大的近EW向与NNE或NE向断裂交叉部位,形成于燕山末期,盆地中除了沉积新生界陆相砂砾岩外,在崇阳盆地中还见有喜山期玄武岩沿断裂构造呈线状分布。大规模断陷活动发生于北区,在咸宁—赤壁一线以北、梁子湖断裂以西,受印支—燕山期断裂构造的影响和限制,向西、向北断陷,呈阶梯状出现,形成堆积巨厚的K—E断陷→断凹盆地。

岩浆岩。全市岩浆岩主要分布于通城和九宫山一带,赤壁一带有零星分布。主要是燕山期中性—酸性侵入岩,而喜马拉雅期,仅在上白垩统—第三系中见有零星的玄武岩。

①燕山期侵入岩。主要有幕阜山、九宫山花岗杂岩体,赤壁—嘉鱼一带有隐伏岩体或小岩株出露。各期次间彼此可见有过渡类型的变种岩石。由早到晚,SiO2、K2O、Fe 2O3 /FeO比值逐渐增高,Fe2O3、FeO、MgO、CaO、Al2O3的含量逐渐减少,但总体仍属硅铝过饱和偏碱性或过碱性岩石。主要变质作用云英岩化、钠长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岩体两种副矿物组合:早期褐帘石型,副矿物以褐帘石、榍石、角闪石为主;中晚期为独居石型,副矿物以独居石、钛铁矿为主。矿产有锂、铍、铌、钽及钨、钼等,特别是岩浆后期形成的花岗伟晶岩脉,更是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富集的主要部位。

②喷出岩。在上白垩统—第三系中有零星玄武岩,呈脉状、似层状产出。

③脉岩。本市脉岩种类多、分布广,以酸性、中酸性岩脉为主,基性、超基性、碱性岩脉次之,主要有花岗岩脉、伟晶岩脉、细晶岩脉、闪长岩脉、石英脉、花岗斑岩脉、煌斑岩脉、辉长岩脉、辉绿岩脉等。花岗岩脉、伟晶岩脉、细晶岩脉、闪长岩脉、花岗斑岩脉及部分石英脉,主要产于花岗岩侵入体内外接触带,具有与岩浆岩同源性和成矿专属性。

变质岩。在幕阜山—九宫山复背斜以北发育的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以板岩类及其变种为主,次有千枚岩、变砂岩、变砾岩等。仅在与岩浆岩接触边缘变质程度增高,出现有片岩类岩石。在岩浆岩侵入体边缘见有混合岩化花岗岩。区内动力变质岩分布相当普遍。主要沿断裂破碎带呈线状或带状分布。主要岩石类型有压碎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等。

断裂带与地震活动。咸宁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是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次之。它们不但控制了本区不同时代的地层发育、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而且对近代地貌特征等也有重要影响。

(1)近东西向断裂。有大湖山—九宫山断裂、崇阳—通山断裂和徐家山断裂等。崇阳—通山断裂:断裂自崇阳县城北西,往东经路口至富水一带消失,总体呈近EW向,全长约95千米。因受崇阳、宋家祠等红盆掩盖,地表仅断续出露。断面倾向南,倾角65°~75°,主要发育于早古生代地层中,沿断裂带见断层角砾岩、糜棱岩、硅化岩破碎带,最宽达200余米,在路口一带见志留系被挤压成鳞片状。白垩至第三系沿断裂带断续分布。

(2)北东向断裂。区内北东向断裂非常发育,主要有麻(城)团(风)断裂、麦市(苏塘)—楠林桥(白霓)断层组、高湖—沙店—燕夏断层组、麻地边—随阳断层组、赤壁—咸宁断裂等。

(3)北西向断裂。区内北西向断裂主要有马颈断裂和城山—横石潭断层组。马颈断裂:位于药姑山倒转向斜北东翼冷家溪群地层中,与岩层呈小角度相交,在湖北省境内出露长约4千米,影响宽度150-200米,地貌上形成笔直的冲沟。断裂带次级构造裂隙发育,伴有大大小小的石英脉硅化破碎带。局部岩石强烈揉皱。断层较清楚,呈舒缓波状,走向300°~350°,倾向40°~70°,倾角60°。断层破碎带岩性以碎裂岩为主,次为压碎岩和石英脉,局部可见l0-20厘米灰黄色断层泥。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

【地貌】咸宁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致可分为构造中山区、低山丘陵区、冲积平原区盆地等四个地貌区。在全市自然面积中,构造中山区占27.8%,低山丘陵区占55.8%,冲积平原区占16.4%。盆地因面积较小,占比忽略不计。

构造中山区。位于咸宁市东南部,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为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的穹窿褶皱断层山陡坡地形。构造上处于幕阜山背斜北翼,核部为冷家溪群浅变质碎屑岩和燕山早期花岗岩组成,北翼为震旦系,寒武系砂页岩,碳酸盐组成。呈西南—东北走向,绝对高程在900~1500米之间,幕阜山之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为该区最高峰。向北北东方向延伸,由花岗岩及变质岩所组成,山势雄伟,峰峦重叠,多呈悬崖陡壁,难以攀登。河流呈树枝状切割强烈,河谷呈“V”形,多山间急流和瀑布。

低山丘陵区。位于咸宁市中部的方山—大幕山—雨山山脉,夹于赤壁—咸安冲积平原和崇阳—通山盆地之间。崇阳雨山以东以侵蚀地形为主,以西以岩溶地形为主。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大幕山复式背斜造成背斜山向斜谷,而通山复式向斜则为向斜山背斜谷,岭谷相间的地形特征。背斜核部主要为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碎屑岩组成,向斜核部主要有三叠系碳酸盐岩组成,背斜、向斜之间主要为震旦系至二叠系砂页岩、碳酸盐岩组成。山脉走向由北东到北东东向,海拔高300~1000米,主峰大药姑海拔1261米,雨山海拔1029米,大幕山海拔954米。相对高差有200~500米,其山脊一般平缓,水系呈梳状或羽毛状分布,河流呈“V”或“U”形。本区水库较多,主要有赤壁陆水水库(湖),咸安南川水库和四门楼水库等,此外,温泉潜山森林公园和赤壁市五洪山度假村等处尚见热泉分布。

冲积平原区。位于咸宁市西北部赤壁市茶庵岭至咸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方山—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之西北,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主要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网纹状亚黏土红土垅岗地形和部分全新统砂砾石河谷地形。海拔高 23~280 米,相对高差 50~200米。河流均汇入湖泊,以成形河谷为主,横断面呈开阔的“U”形。

盆地。主要为崇阳—通山盆地,横沟桥盆地,走向均由北东向向北东东向过渡。盆地主要由第三系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砾岩等,崇阳—通山盆地局部见玄武岩。(地质大队)

【水资源】咸宁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23.3mm。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80.12 亿m3,折合深度813.6 m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1.24亿m3,地表地下重复计算量18.77亿m3,水资源总量82.59亿m3。水资源总量占全省7.8%,位列全省第5位,武汉城市圈第2位。全市多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50m3,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790m3。境内有五个流域性水系,分别为陆水、金水、富水、黄盖湖及梁子湖,其中陆水流域为境内唯一的一条直接注入长江的一级支流。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6条;面积100亩以上的湖泊39个,其中斧头湖、西凉湖分别是湖北省的第四、第五大湖泊;共有水库553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9座。(市水利和湖泊局)

【生物资源 】全市有高等植物216科,911属,1971种。全市乔木树种有112科,354属,1114种,54个变种。其中竹类共12属、100种;引种树种50科、101属、294种、9个变种;古、大、奇树种有27科、43属、57种,共226株。林下灌木450余种,野生药用植物592种。全市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珙桐、水杉、苏铁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凹叶厚朴、红椿、蓖子三尖杉、马褂木、金钱松、秤锤树、花榈木等55种。省级保护珍贵树种有:金钱槭、黄山木兰、厚朴、刺楸、榉树、润楠、樟树、香榧、青檀、白辛树、黄山花楸、紫荆、银鹊树、檫木、野核桃、青钱柳、湖北枫杨、杨梅、蓝果树、水丝梨、黄杨、仿栗、南紫薇、糙叶树、黄檀、紫茎、天师栗、楸树等。

全市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竹林6个。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楠竹、苦槠、柏木、栎类、杨树、槠栲、枫香、檫木、酸枣、香椿、刺槐、泡桐、樟树等;主要经济林树种有油茶、桂花、茶叶、油桐、柑桔、乌柏、棕榈、板栗、杜仲、厚朴、桃、李、梨、柿、枣、漆树、猕猴桃等;主要绿化树种有樟树、桂花、柏类、梅类、广玉兰、白玉兰、雪松、水杉、黄杨等。

全市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约32目81科460余种。其中,两栖类2目7科43种,山区以棘蛙类为优势种,丘陵地区以树蛙科、雨蛙科为优势种,平原地区以黑斑蛙、金线蛙等为优势种;爬行类4目9科45种,常见的有锦蛇、乌梢蛇、滑鼠蛇、银环蛇、眼镜蛇、灰鼠蛇、蝮蛇等;鸟类17目40科270种,常见的有老鹰、猫头鹰、斑鸠、灰喜鹊、布谷鸟等;兽类9目25科100余种。全市共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40种,省级保护动物7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雕、东方白鹳、大灵猫、穿山甲等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虎纹蛙、白鹇、豹猫等28种。

咸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608.7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药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617.8公顷;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隐水洞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23.44公顷、西凉湖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999.91公顷;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黄盖湖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320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小区17个,其中咸安区3个:桂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799公顷、大幕山红豆杉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800公顷、双石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232公顷;嘉鱼县1个:牛头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公顷;赤壁市1个:随阳山白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367公顷;通城县4个:黄龙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大溪库区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鹿角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药姑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崇阳县5个:青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800公顷、金沙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933公顷、路口桂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667公顷、金塘野桂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27公顷、沙坪镇鹭鸟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通山县3个:太平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三界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000公顷、太阳山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1133公顷。

据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咸宁市湿地面积有88731.07公顷,其中自然湿地51814.18公顷,分别为:永久性河流18376.24公顷、洪泛平原7463.41公顷、永久性淡水湖24028.4公顷、草本沼泽1946.13公顷;人工湿地36916.89公顷,分别为:库塘22242.86公顷、运河输水河3318.33公顷、水产养殖场11355.7公顷。目前,我市已建立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3个省级湿地公园,其中: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2568.52公顷、通城大溪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931.97公顷、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248.76公顷、通山富水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3821.80公顷、咸安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952公顷、嘉鱼珍湖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592.99公顷、咸安金桂湖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517.00公顷、通山望江岭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257.48公顷、崇阳浪口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416.67公顷。(市林业局)


责任编辑:胡慧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