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纪委监委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来源:咸宁日报 日期:2021-02-19 字号: 分享到:

“村纪检委员李新华主动上门,多方奔走联系,帮我办理高龄补贴手续,太感谢了!”2月6日,通城县四庄乡五花村80岁的熊晚成老人说。

熊大爷因腿疾不便行走,子女不在家,且户口本遗失,无法申请高龄补贴。得知情况后,村纪检委员李新华主动上门服务,先后到乡派出所、乡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仅用2天时间,就帮助熊晚成老人成功申请高龄补贴。

据介绍,从2018年开始,通城县11个乡镇均设立纪委、派出监察室,全县185个村(社区),均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

这是我市推动纪检监察基层基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的举措之一。

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全省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现场会精神,坚持以抓基层、强基本、夯基础、固根基为总体要求,狠抓纪检监察基层基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通知》《推进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两个1号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在市纪委监委机关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同时,市纪委监委结合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从提名选聘、日常工作指导、履职评价、谈话提醒、信息报告等方面,制定出台了《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提名选聘、日常工作指导、履职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推动了全市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目前,全市90%以上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达到“八有”和“三有”建设标准,1060个村(社区)全部配齐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激活了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记者 李嘉

责任编辑:何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