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崛起的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正锋 摄
建设小游园
争做“追锋人”
畅通微循环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口袋公园”展露新颜、城市天际“无线”美好、好人故事层出不穷……走进咸宁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徜徉咸宁,目之所及,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每一次俯首捡起垃圾,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都是一道道美丽风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出彩。近年来,咸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贯彻“一人一片、一天一事、一鼓作气、一以贯之”要求,落实“深、实、严、细、久”标准,践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法,全市、全员、全域、全时共创文明城市。
时代新风,徐徐吹来;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咸宁正迈开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一幅幅以文明为元素和符号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淬炼“绣花功” 编织“锦绣图”
洁净美成为最美底色
与咸安贺胜路相连的大屋沈里,是一条背街小巷。问起近年来最满意的变化,居民周天汉毫不迟疑:“‘空中蜘蛛网’不见了。”
周天汉在此生活了10多年,他回忆,以前空中线缆错乱,不好看且不安全。
去年7月,我市启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飞线整治,大屋沈里也趁此机会“改头换面”。
“抬头就能看到朗朗天空,我们心也顺了。”周天汉笑着说,小巷墙上有生动美观的公益宣传广告,刷黑的道路干净又平坦,越看越顺眼。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淬炼“绣花功”,编织“锦绣图”,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能力。
我市聚焦背街小巷、住宅小区、城中村等脏、乱、差区域,集中力量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自2020年9月起,每个月在媒体公开,并严格执行奖惩措施的城管月考,推动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共抓、延伸乡镇、全域覆盖”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市容环境实现持续改善。
去年的一组数据,充分证明洁净美已成城市的最美底色:
城区15条文明示范路原有临街面接渣点移至附近小区或庭院内,撤除保洁板车,改成沿路收集和巡回保洁;44名环卫人员进驻社区网格,小区环境实现专人管理……道路洁净度持续提升。
完成整治跳响井盖172座,清淤雨水口7464个,修复护栏1400余米,完成小坑槽修补和大面积刷黑面积30650平方米……一处处微小修补,激活了城市发展新脉动。
建成各类街头小游园、“口袋公园”近80个;城区360处存量围挡整治销号完成97%,并因地制宜建设“四小空间”;中心城区拆除存量违法建设444户……每天的微小变化,推动城市颜值实现大提升。
打出“组合拳” 绘就“风景线”
文明行成为市民共识
“工作压力小了很多。”这是今年交警城区大队民警舒斌外出执勤时的感受。
压力的减少,源于两个大的变化:
一是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少了。不管是早高峰时期同惠广场前的交叉路口,还是晚高峰时期十六潭路路口,只要是骑电动车的,基本都戴着头盔。偶有疏忽忘记的,也虚心接受教育劝导,表示下不为例。
现场教育劝导、进社区和企业宣传走访、不定期派发雨衣头盔……交警部门打出“组合拳”,“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成效显著。2022年7月份至今,城区骑乘两轮车头盔佩戴率提升至90%以上。
“我这个头盔是当时在路上领的,那时嫌麻烦不想戴,现在不戴上心里就没底。”市民朱必云说,如今那一个个色彩各异的头盔,已成为一道亮丽、时尚的流动风景线。
第二个变化,是电动三、四轮车违规上路的少了。去年7月6日起,我市在城区开展电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中心城区交通事故接处警与去年同比下降18%。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道路交通环境秩序有明显改观。”有着10年驾龄的李鑫说,如今在路上行驶更有安全感了。
依法暂扣无牌无证电动车、拆除雨篷、查处拖移违停车辆、查处酒醉驾……常态强力的整治、长效精细的管理,创造了更加文明、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营造出了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带着“文明”出行已成市民共识,进一步促进交通秩序持续向好。二者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呈螺旋式上升,打造街头最美的流动风景线。
礼让斑马线让出城市文明和温度、规范有序停车让文明入“位”、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漫步咸宁街头,车来人往,秩序井然,让外地人舒心,让本地人骄傲。
解决“痛难堵” 筑牢“大民生”
办实事成为民心工程
“改造后,环境改善了,雨天出行不再难。”3月19日,虽然天气阴沉,但市民胡权心情愉悦。
胡权家住温泉街道花坛社区夹皮沟巷,此处之前因缺乏雨水管和集水设施,雨天积水严重,居民反应强烈。
小雨路面积水,通行不便,大雨低洼处10多户居民住房积水,生活不便。胡权说:“我们最怕的就是雨季。”去年5月,积水点改造工程完工,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是一项暖心的民生工程。
改造一“点”,造福一片。2022年,我市根据居民投诉反映最密集、最严重的积水区域,完成主城区35处小微积水点改造。改造让道路通行更顺畅、居住品质有提升,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
拆除靠近路口的花坛、增设了车道、新建多杆合一设施、优化渠化岛……经过整治施工的银泉大道、青龙路交会处路面较原先开阔、畅通了不少,大家一致对这一路段的整治效果表示满意。
拥堵,一直是城市“成长的烦恼”。去年5月,由市城管执法委负责的中心城区拥堵点整治项目开工,投入1亿元,整治40个交通拥堵点。
“路段的通行能力和效率大大增加。”市民袁少钦感慨,咸宁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样子了。
以治脏、治乱、治差为主要内容,创建15条文明示范路;市区16条道路盲道和无障碍设施整治提升;城区54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升级;新增1.5万户通天然气,主城区建成区燃气管网进小区全覆盖……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建为民利民惠民,我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将创建过程变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的过程,将民心工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创建红利和实惠。
招募“合伙人” 构建“共同体”
一起干成为成功秘诀
“不管是‘初心亭’还是‘清风亭’,都有‘幸福合伙人’专门管理、维护。”双龙社区育才小区党支部书记陈昌秀笑道。
自助式管理小区、协调天然气入户、完成充电桩改造、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在“幸福合伙人”的努力下,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可见可感的现实,不少居民自发“入伙”。双龙社区“幸福合伙人”队伍由最初的一支,发展到七支。
双龙社区党委书记刘望霞介绍,“幸福合伙人”,由街道社区包保干部、单位下沉干部、社区志愿者、小区党员中心户等各类人员,以人员、资源、服务等各类要素“入伙”,构建幸福共同体。
创文征程中,如何避免“干部干,群众看”现象,走出“政府买单,群众不买账”窘境?咸宁的答案是:以“共同缔造”理念助推文明创建工作。
我市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创文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站“c”位、唱主角,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参与创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变成群众“自己的事”。
一条心、一起拼、一起干。楼道的整洁清爽,有群众的主动清扫、长效保持;道路的安全畅通,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广场的和谐有序,有群众的遵规守矩、自发维护……
主意一起拿、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做。如今的咸宁,没有与创文无关的事,没有与创文无关的人。人人争当城市文明的参与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车站路社区八旬老党员李其林,每天坚持“一看二记三问”,维护小区卫生、秩序,像年轻人一样不遗余力。
问及为何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李其林说,自己既是美好环境的受益者,也应是参与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会一直干下去。
争当“追锋人” 满城“文明范”
志愿红成为流行时尚
虽然才7岁,但章铭鸿已经是一位“老红马甲”了。
洁城活动时,他在妈妈的带领下,仔细巡视绿化带,不放过一片垃圾;福利院慰问时,他用可爱的笑容、温暖的话语,给老人带去温暖;小区清理“牛皮癣”时,他变身妈妈的小帮手,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章铭鸿的妈妈周芬,也是一位热心的资深志愿者。像这对母子一样,抢着“做志愿”的市民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志愿者、拥护者。
这一点,文笔路社区党委书记董莉感触很深:“以前社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百般宣传也只有寥寥几人,如今发布没几分钟,人数就满了。”
在咸宁,“有事找志愿者,闲时做志愿者”已经成为流行的新时尚。最新统计显示,我市注册志愿者达49万人,注册志愿者组织超过3000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00万小时。
三年前,我市成立了涵盖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助学支教等17类118支分队的“唐光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向社区网格倾斜、往深处实处延伸,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大潮中。
与此同时,我市培育了“守护天使”“暑期希望家园”“弯腰一秒”“让爱回家”等一批特色项目,常态化开展“万人洁城”“每周两小时,创文进社区”“青春扮靓文明城”等特色活动。
3月3日,市人民广场。看到绿化带较深处有卫生纸,湖科大三学生何秀巡干脆撸起袖子,弯腰伸手进去拾捡,连续掏了三次,终于清理干净。他说,青春扮靓文明城,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日常践行的承诺。
咸宁,正向温暖之城、志愿之城、文明之城前进。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