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小循环 区域中循环 产业大循环 通城构建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来源:咸宁日报 日期:2018-09-24 字号: 分享到:

本网讯 特约记者刘建平、通讯员吴伟兵报道:昨日,记者在通城县塘湖镇石坪村云发养猪专业合作社看到,养殖场产出的沼气为周边农户提供炊事用能,沼渣、沼液用于水塘养鱼、油茶、水稻、蔬菜肥料。

这是近年来,通城县积极探索“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培育典型,强化服务,加快转变农村能源发展方式,推进通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成功事例。

麦市镇麦市村国良家庭农场业主黄国良,在县农村能源办的指导下,探索推广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农场养殖规模为2栋550标准猪舍,年可出栏2200多头;油茶种植面积300余亩;鱼塘40亩。2014年,县农村能源办扶持建设农场2座200m3厌氧沼气工程,为农场周边80多户农民提供生活燃料用气,减少燃煤消耗,相当年节约标煤31.5吨。据调查,可为农户每户年节省开支不少于400元,农户节本增收3万元左右。

为了更进一步搞好综合利用,发挥项目建设后的更大效益,该养殖场改变沼液输送方式,沼液经过净化池过滤,经沼液输送管网向油茶蔬菜水稻等作物进行施灌,同时利用沼液出料车向周边葡萄基地运送沼液,向养殖场300亩油茶、麦市二组、三组300多亩水稻、300余亩葡萄园免费提供沼液沼渣等有机肥料,每年可节约购买农药、肥料资金60万元,且农作物产品品质大大提升。

由于沼气、沼渣和沼液的广泛综合利用,在通城农村,无论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还是规模不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采用了“猪(鸡、鸭)—沼—果(蔬、粮)”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在大幅度提高了收入的同时,“生态”的理念也在广大农户脑中由虚到实、由浅变深,越来越多的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生态循环模式带来的好处。

到目前为止,该县已建户用沼气池12000余口、大中小型沼气工程15000m3、大中型沼气项目的建设,共解决了3 个大型猪场的取暖照明和生活,小型沼气工程的建设除各养殖企业生产、生活用气外,还可长年向周边2150户农户供气,同时较好的实现了“变粪为宝”的良性发展模式,全县使用沼液、沼渣种稻、种菜、种果、种茶、养鱼的现象蔚然成风。

县农村能源办负责人介绍,力争在两年内使全县沼肥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努力形成“点上小循环、区域中循环、产业大循环”的点、线、面紧密结合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何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