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通城县公安局紧盯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作为“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重要牵引项目,全力打造“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通城县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占地2000平方米,分为案件管理区、中心办案区、合成作战区、服务保障区等四大功能区共计20个功能室,涵盖入区登记、安全检查、候问讯问、法制审核、体检送押等各个环节,为实现智能管理、智慧办案、规范监督提供了信息化支撑保障。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11名民警和22名辅警组成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实现民警指挥管理、专职警力专岗专责、24小时全天候运转模式,全面辅助办案和监督管理职责,用‘管家式’服务为办案民警减负增效。”通城县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李炀说。
为进一步延伸“一站式”支撑链条,中心还协调司法、物价、银行、邮政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价格认定、银行网点保证金代收代管、邮政代办等工作机制,完成速裁法庭、心理咨询室、未成年帮教室建设,设置民警休闲区、休息区等便警设施,确保办案民警能“拎包入驻、夹本办案”,有效解决民警后顾之忧,真正将服务保障深度融入执法办案各环节。
“今年7月以来,通城县公安局案件平均办理时长较上半年降低了16.4%,刑事破案率呈上升态势。”李炀介绍。
除了想办法替办案民警节约精力,升级后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还着力为民警提供“脑力”上的支持。按照“专业、合成、高效”要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置合成作战区,整合刑侦、网安、经侦、禁毒等警种资源,为调查核证、审查讯问、定性处理等提供跨平台、跨区域的人员身份、轨迹信息深度挖掘、关联分析,充分释放“1+1>2”工作效能。
为深化司法协作,中心实体化运行“侦协办”,协调检、法部门每周二、四安排专人值班,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开展实质化提前介入,利用平台加强会商指导,强化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侦协办”运作以来,已指导侦办刑事案件23件,合议解决疑难问题46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76人次,有效提升了办案质效,解决民警侦案时的瓶颈难题。
“通城公安将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目标,持续完善中心建设,使之真正发挥出执法办案‘大本营’作用,实现办案更高效、管理更规范、执法更安全,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法治通城提供有力支撑保障。”通城县公安局执法办案中心负责人程策表示。
(黎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