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承载着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的殷切期望。2月11日上午,在通山县迎宾花苑公租房小区,暖阳洒在干净整洁的楼栋间,孩子们在院里嬉戏,老人们在庭院下聊天,这里不仅是居民们的栖身之所,更是他们实现“安居梦”的幸福家园。
“那些年,我真的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刘四玲是通山县通羊镇南门社区的居民,1984年,年仅25岁的她因患恶性绒毛膜癌接受手术,术后长期依赖药物维持健康,生活的打击接踵而至:夫妻感情破裂、幼子抚养权被剥夺、独自外出打工艰难谋生……
2018年,刘四玲回到通山照顾中风住院的母亲,母亲去世后,她孤身一人,租住在南门社区一间简陋的宿舍里。生活的重担让她喘不过气,直到她听说县政府住房保障部门有公租房政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申请。让她没想到的是,申请很快通过了审核,她顺利入住迎宾花苑公租房。
“住进来的那天,我好感动。这里环境好,房子干净,邻居们也都很友善。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刘四玲的声音有些哽咽,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住在公租房,生活非常便利,楼上楼下满是人间烟火气。迎宾花苑不仅为刘四玲提供了安身之所,更为她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小区内绿树成荫,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社区还经常组织文艺活动,让居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以前租房子的时候,总是担心房东涨价或者突然让我搬走。现在住在这里,房租每平方2块钱,心里特别踏实。”刘四玲说,“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很关心我们,经常来问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迎宾花苑公租房小区是通山县政府为帮助城区住房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人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自项目启动以来,已为数百户像刘四玲这样的困难群众提供了住房保障。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怀;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居民们生活的变迁。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全县公租房租赁管理工作,推进公租房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公租房私下转租、借租等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对于违规转租的承租人5年内取消其申请资格,让公租房成为百姓的‘暖心房’。”通山县住房保障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安居”才能“乐业”。通山县通过实施公租房项目,为困难群众筑起了“安居梦”,也为他们托起了幸福新生活。2024年,投资8488.85万元,新建2024年南林工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430套,已完成主体工程;发放城区低收入家庭公租房租赁补贴10.725万元,完成216户违规入住公租房清退整改,今年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2套。通山县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改善民生的动人篇章。
(特约记者 程思 通讯员 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