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王姚报道:青山叠翠处,富水碧波旁。走进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柏油路蜿蜒通达,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在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隐水村实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污水治理等工程,新建5个通信基站,实现信号全覆盖,桥下空间变身多功能文化广场,乡村“颜值”与“内涵”同步升级。
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隐水洞地质公园和龙隐山生态度假区,该村打造“重走红军路”红色研学、南山下民宿集群等项目,与核心景区形成功能互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村集体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家乐22家,年利润最高超80万元,带动160人年均增收3000元。
省纪委监委驻隐水村工作队队员吴瑞兰介绍,目前正在积极谋划非遗草木染工坊、农耕文化体验园和非遗文化传承体验街区等创意文旅项目,多措并举打造幸福和美隐水。
据悉,该县正以文化培根铸魂,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战略。隐水村将深化农旅融合,同步发展枇杷深加工产业,让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隐水村,正以山水为卷、文化为笔,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