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进入暑期以来,赤壁市构建政府主导、社区落实、校园深耕、家校社协同的多维联动机制,强化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织密防溺水安全防线,全力为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联合行动 织密公共水域防护网
6月9日,一场由赤壁市委社工部、赤壁市委宣传部、市应急局、市冬泳协会联合发起的2025年夏季“一河两岸”防溺水巡河宣传活动在陆水河畔正式启动。百余名志愿者集结于此,标志着今夏公共水域防溺水工作的全面铺开。活动现场,专业人员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溺水概念、危险水域识别、自救互救技巧等关键知识。同时,摩托艇、水上飞翼等专业救援装备的现场展示与操作演练,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快速接近溺水者实施救援的全过程,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了专业救援力量,提升了安全信心。
社区发力 筑牢基层安全堤坝
公共水域的守护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6月19日,赤马港街道河北街社区将目光聚焦在辖区陆水河周边水域的安全管理上,采取“排查+宣传”双管齐下的模式。社区工作人员对河岸防护栏、救生圈、救生绳、救生长杆及警示牌等设施进行了细致排查,及时更换了19个破损救生圈、3捆磨损严重的救生绳,修复了5处字迹模糊的警示牌,确保每一件救援设备都处于良好可用状态,为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提供坚实保障。
与此同时,一支由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防溺水巡逻队活跃在河岸。他们向在河边游玩、垂钓的群众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私自下水的危险性,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此次行动共劝离6名靠近危险水域的群众,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校园深耕 点亮学生安全“心灯”
防溺水教育的核心阵地在于校园。6月19日,赤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红十字会联合长江航运公安局武汉分局嘉鱼派出所走进赤壁镇中心学校,创新采用“情景剧演绎+案例警示+实操演练”三位一体模式,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夏季防溺水小课堂”。
在系统宣讲环节,主讲人深入解析了危险水域识别、落水自救技巧及科学施救流程,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必须“量力而行”,严禁盲目下水施救。民警和志愿者现场示范了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标准步骤,并邀请学生进行分组演练,手把手指导,确保急救技能入脑入心。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不仅学会了自救知识,还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更体会到生命的宝贵。”该校六年级学生刘勋在课后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赤壁市学校已累计发放《防溺水告家长书》8万余张,悬挂和张贴警示标语328条;组织防溺水主题班会1800余场、家长会1000余场;邀请专业救援队入校开展培训与急救演练120场次;向家长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信息逾20万条。这些扎实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周蜜 刘騉 祝玥 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