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11338541/2021-38709
  • 文  号:
  • 发布机构: 咸宁市统计局
  • 主题分类:统计
  • 有 效 性:有效
  •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25日
  • 名  称:百年风雨征程路 同心共筑中国梦

百年风雨征程路 同心共筑中国梦

字号: 分享到:

—百年咸宁经济社会发展之综合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风华正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深入总结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征程中汲取前进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1949年到2020年,咸宁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翻了11番和9番。

一、创业艰难百战多:从咸宁解放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49年—1978年)

咸宁于1949年5月解放,1965年先后成立咸宁地委办事处和咸宁专员公署,1978年10月成立咸宁地区行政公署。

在前辈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开拓建设下,咸宁从贫弱的鄂南小城成长为热闹红火的鄂南重镇。在此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一)国民经济发展快速增长

咸宁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0.91亿元提高到1978年的4.92亿元,增长了4.4倍;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8.46万吨提高到1978年的80.75万吨,增长了1.8倍;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573万元提高到1978年的4.10亿元,增长了70.6倍。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四分之一,其中国有工业产值3.24亿元,集体工业产值0.75亿元。

(二)各行各业发展朝气蓬勃

在咸宁人民的艰苦努力和上级部门及武汉市的帮助支援下,咸宁国民经济行业发展朝气蓬勃,基础设施建设颇有成就。农业方面,国营桂花林场成为全国三大示范林场之一,羊楼洞茶场加工厂、赵李桥粮油加工厂等农产品加工厂相继建立;工业方面,建成电机、自行车、碳素、保温瓶厂等一批中小型企业和一批农机、化肥、水电、水泥、煤矿等厂矿。纺织、冶金、机械、电子、医药等行业发展欣欣向荣。工业企业个数由解放时的44家成长到1978年的823家;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了京广铁路咸宁段复线,咸宁新火车站建成并交付使用。先后建立了陆水水利枢纽工程、蒲圻陆水试验电站、王英水库、青山水库、温泉橡皮坝水电站等一系列水利设施工程,通城县小水电建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从改革开放到正式撤地建市(1979年—199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咸宁在改革的东风下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商品经济日趋活跃,民营经济不断壮大,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农村经济率先破冰

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经济改革率先开启,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咸宁出现了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农村经济联合体近10万个,村及村以下经济合作组织近万个,商品农业、联合经营初具规模。在棉花、油料、茶叶、苎麻、桂花、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和林业方面有所突破,九宫山油菜、嘉鱼林业生产得到全国关注,嘉鱼县官桥八组的农村经济在全国脱颖而出。1998年,咸宁粮食产量达到114.90万吨,比1978年增长0.4倍。

(二)商品经济逐渐活跃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咸宁商品经济市场日益活跃、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国外资本开始流入。期间,乡镇企业开始成长,工业逐渐形成了纺织、机械、轻工、建材、医药、煤炭、化工、冶金、食品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1998年,咸宁工业总产值达到54.8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4倍。商贸市场逐渐放开,私营商贸服务业获得极大发展。1998年,咸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44亿元,是1978年的18.7倍。

(三)基础设施大步向前

 在此期间,咸宁先后建成湖北省第一座日供水量2万吨的县城自来水厂—蒲圻自来水厂、第一座体育馆—咸宁体育馆、第一条一级公路—贺泉公路,咸宁铁路新货场建成使用,长江引水工程开始建设施工。1995年开通数字移动电话,1996年本地电话网建成并正式开通。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0.03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2.78亿元,增长了82.7倍。

(四)开放发展格局形成

为建设好湖北南大门,咸宁在沿江、沿铁路且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17个小城镇建立了自费改革试验区,作为鄂南开放的窗口,大力发展、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农业方面,在嘉鱼县老官镇办经济联合社试点,促进了经济联合社的发展;工业方面,在交通便利且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建立了11个地级乡(镇)工业小区,2个省级乡(镇)工业小区。1992年成立咸宁温泉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被列为省级开发区;服务业方面,先后举办了江汉平原暨鄂东南协作区咸宁地区商品交易会、中国湖北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九宫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8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0.27亿美元,比1985增长了31.9倍。

三、百尺竿头须进步:从撤地建市到党的十八大召开(1999年—2012年)

1998年12月,咸宁撤地建市,标志着咸宁由农业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后改为鄂南强市)的目标,鄂南明珠光芒更加璀璨夺目。

(一)特色农业格局初显

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提出特色农业和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农业特色产业(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猕猴桃业、蔬菜业、苗木业、生猪业、雷竹业、水果业)发展初显规模,形成了棉麻纺织、森工板材、竹木工艺品、绿色食品和茶叶种植加工等五大农业产业群。嘉鱼被列为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县和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获得“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的美誉。通城“两头乌”生猪品种被列入《国家级畜禽种质保护名录》,咸安苗木、崇阳雷竹、通山柑橘、赤壁猕猴桃等农产品全省驰名。农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53.8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37.64亿元,增长了3.4倍。

 (二)工业发展提质提速

1999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工业进入全面提速、加快发展阶段,初步形成电力能源、棉麻纺织、森工造纸、医药卫材、机电制造、食品饮料、冶金建材等七大工业体系。在此期间,市场经济改革继续推进,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市县工业基本实现民营化。2005年实施工业提升工程,促进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14.72亿元,是1998年的22.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724个,比1999年增加406个。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2.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1%。

(三)开放发展更上层楼

撤地建市后,咸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华润、华彬、晨鸣纸业、洁丽雅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咸宁,至2012年外商投资企业个数累计达到283个。田野集团、巨宁森工、玉立砂带、三环汽车方向机、福人药业等市内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武商量贩、中百仓储等大型商业集团和连锁店进驻,各类专业市场迅速发展。2004年,咸宁正式被纳入武汉城市圈建设,随之搭上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及“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顺风车,香城泉都名片初现,旅游接待人数由1998年的172万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2103万人次,增长了11.2倍。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咸宁先后完成了翠竹岭隧道、京珠高速公路咸宁段、赤通公路、九宫山风力发电场、武广高铁咸宁段等项目建设,比1965年设区以来公路建设投资的总和还多。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为龙头,107、106、316国道和10多条省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分支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水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港区建设速度加快,港口吞吐能力不断增强。2000年起,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整合武师分院、湖医分院、华农分院等教育资源先后成立咸宁学院(后改为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等学校。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98年的4258元、2004元增长到2012年的17905元和8593元。

四、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八大以后(2013年至今)

随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顺利召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新发展阶段,咸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打好三大攻坚战。八年来,不断克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好增长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咸宁推出多项举措稳增长,经济发展保持在较好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780.4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24.6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2013年—2020年年均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321.42亿元增长到604.04亿元,年均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5.82亿元增长到70.90亿元,年均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7.8:47.0:35.2调整到2020年的14.3:41.2:44.5;人均GDP达到58319元,比2012年提高26741元。

(二)经济发展质效水平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进步。2020年共有101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比2012年增加85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60家,比2012年增加238家;发明专利受理量和批准量分别达到5162项和3665项,分别是2012年的5.9倍和12.7倍。工业中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也逐渐成长壮大。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53亿元,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4.1%提高到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992家,比2012年增加268家。咸宁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瀛通公司成功上市,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发展动能。服务业中的旅游、健康等产业渐成特色。全域旅游战略带来旅游业提档升级,成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20年,全年旅游收入达到355亿元,比2012年增长2.3倍。开放经济更加活跃。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成功举办2015国际茶业大会,赤壁被命名为“万里茶道源头”。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0.38亿美元,外贸出口达到9.49亿美元,2013年—2020年年均增长19.3%。

(三)共享发展成果逐步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生活水平和城乡面貌有了显著提高。2020年,咸宁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7.50万人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67.38万人次;公共财政对民生及社会事业的支出达到241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在75%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394元和16359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4489元和7766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6.74%,比2012年提高10.2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民生基建明显改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在全省率先开通,大广、咸通、咸黄、嘉通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中心城区外环全线贯通,高速公路县县畅通,嘉鱼、赤壁长江大桥先后建成,“中三角”的枢纽地位初步形成。

(四)资源环境水平有效保持

坚持生态底线,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关闭多家小水泥企业、小钢铁企业和非煤矿山,对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发放技改补贴,促使企业提档升级。202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7.7%。接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实行河湖长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确保生态优先政策落实到方方面面。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指数始终保持在优、良以上,空气质量指数、水质达标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先后建成6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3.01%。

(五)全面小康社会成就巨大

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截至2020年,按照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国家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全市38.3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其中2020年脱贫486户1140人),192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通城、崇阳、通山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7.49%下降到零。城乡建设成效巨大。“十三五”时期,咸宁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4.62万套、基本建成4.12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8个,有效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共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89万户,下达农户补助资金3.05亿元。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提档升级,城区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一百年的发展激荡人心、催人奋进,但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当前咸宁发展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充分、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用双手奋斗出咸宁新时代的明天!


责任编辑:统计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