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6专题   >   三级政府网站联动看咸宁——赤壁站   >   茶路
茶叶之路源头的建筑遗产

日期:2016-03-29 字号: 分享到:

  茶乡、茶棚、花桥、石板路、鸡公车与车局

  1茶乡与茶棚

  我国茶叶产地分布在北纬18度—38度,东经98度—122度广袤地区。北起山东烟台、辽东半岛,南抵海南琼州;东起台湾,西达藏南察偶河谷,纵横二千多公里,是世界最主要的产茶区。

  因本文研究目标所限,文章所指茶叶之路源头在概念上特定为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新店及周边地区。

  赤壁市(原蒲圻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北纬29度28分—29度59分,东经113度32分—114度13分之间,海拔500——852米的丘陵地带。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土壤以红壤为主,富含铁、锰等化学元素,有强烈的氧化还原作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特别是羊楼洞和新店位于湘鄂赣三界交界的幕阜山脉西北麓,又居于长江南岸,是天然水陆交通节点,历史上有“茶去如流水,银来如堆山”的美誉。

  赤壁自古是著名的茶乡。《全唐文》、《太平寰宇记》记有鄂州、蒲圻(即赤壁市)、唐年其民“唯以种茶为业”。唐?毛文锡《茶谱》:“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大茶黑色如韭叶,梗软,治头痛”。至宋代赤壁茶更著名,特别是七里冲的茶叶。据清光绪《蒲圻县志》记载,“宋时,城北七里冲因植茶,故又名茗山”。

  明清之际,由于茶市贸易繁荣,赤壁市设有四镇六市:鲍口、官塘驿、赵李桥、汀泗桥四镇和羊楼洞、新店、石头口、黄龙、神山、泉口六市。境内有一条古驿道和多条水系组成。四镇不但位于古驿道上,且居于潘水、陆水、泗水三条水系的中心部位;而六市分别在黄盖湖、西梁湖、陆水三条水系上。

  羊楼洞和新店所属的黄盖湖水系水量充足,经潘河而出长江,水上运输非常方便。其上游90公里是岳州,下游112公里是武昌(即今鄂州),再西上200公里是荆州、沙市,东下200公里是九江。唐宋之际,岳州、鄂州、荆州、赣州为国家确定开放的茶叶集散重镇。这四大茶叶集贸重镇的茶叶主要由两条通道联系海外,往东、南则是海运;往北则是通过汉水水运至襄樊,经唐河到达社旗,再转为骆马北运。赤壁市羊楼洞因运输距离最短,且邻边盛产茶叶,从而一举成为最主要的茶叶集散地和水运码头。

  在鄂湘交界处,羊楼洞、赵李桥、羊楼司三镇形成边长达15里的等边三角形,誉为羊楼洞茶区的金三角,成为鄂南最大的茶乡。万亩大茶园相连居全国之首。每到采茶季节,天刚黎明,四乡采茶的农妇便来到茶园,人声鼎沸,歌声嘹亮。特别是羊楼洞的松峰茶最著盛名。清?王灿《松峰采茶女》:“松峰绿叶味芬芳,龄颊生津誉五洋。谁解清明山上女,尖尖玉指采茶忙。”(清?顾际熙等修《蒲圻县志》)

  采茶是一件季节性非常强的工作,数百万亩的茶园出产的茶叶,基本上要在清明节前后采摘完毕。因此,茶农必须雇佣外来采茶劳工,于是产生了供外来劳工暂住的茶棚。据调查了解,这种茶棚建筑形制非常简单,是一种简易住房,茶季一过就拆除。茶棚一般不大,平面呈长方形,约十平方米,一般住4—6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以楠竹为主,部分框架用杉木制作,棚顶以竹席铺盖。

  2花桥与石板路

  赤壁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参差、沟壑纵横,有大小泉系30余处。“群峰岞崿,众壑奔流”(清?康熙《蒲圻县志》)为解决茶农出行方便和四邻八乡茶叶运输方便,赤壁及咸宁地区建有大量的桥,素有“千桥之乡”的美誉。是湖北建桥最多的地区。据记载,咸宁地区有桥几千座,以桥命名的自然村有近千个,而以茶叶直接命名则有几十座,其中不少桥是供车夫歇憩,并免费提供饮茶之便。现已查明百年以上的古桥几百座。(见湖北科学出版社、刘明恒《千桥流水》)。

  

  赤壁一带为什么桥多,而且桥建得高档,反映出这一地带经济基础非常雄厚,而明清时期支撑经济的主要是茶叶。特别是地方上一批饱读诗书的士生,或因家道衰落,或屡试不中,为维持家计、发家致富,受茶叶贸易影响,弃儒经商,形成了乡村绅商群体。这些绅商在地方上有较高的威望,既有学识,又有头脑,一旦拥有了财力,则热心公益,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修桥筑路,十分重视,对当地茶叶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羊楼洞的茶叶集散主要依靠两条通道:

  一条为通往新店的石板路,为运茶出路。

  这条路是由羊楼洞通往新店的石板路,因羊楼洞的茶叶是经过新店水运出去,这条路十分繁忙,由于独轮车碾压,道路经常损坏“每当春雨,不堪车陷泥坑难行”,当地绅商饶鲁堂 “议修石路以利行人,或苦其难……独与驻军长官欧阳募费万余,卒成坦途”。(饶风雷家藏1888年修《饶氏宗谱》)石板路修好后,社会反响很大,“从来生物繁盛,故赖天时,履道平坦,尤资人力。如鄂之羊楼峒者,乃南北楚省暨中外茶商总汇处也,每当春夏之初,航海而来。梯山而往,可怜鸟道羊肠,肩负者,深虞险峨、风播、雨滑;车载者,每苦驰驱”。“邑绅雷乐斋、饶鲁堂、雷朗齐、游包六、雷汉槎、雷受山诸公,筹划费资,秉公秉正,修理石径,任劳任怨,吁以千百人之上。成之不日,数十里之地,履之如夷”(清?顾际熙等修《蒲圻县志》)。在丘陵地带,原始的交通方法是将田间小路部分硬化,以供独轮车(即鸡公车)行走。石板路修成后,极大改善了羊楼洞的交通条件,促进了茶叶贸易。

  另一条是羊楼洞连接其它茶叶产地的石板路,为运茶入路。

  这条道路是湖北、湖南和江西的通道,运茶的鸡公车来往频繁,容易损坏。特别是石板路节点的石桥损坏后,整个道路便趋于瘫痪。其中一条从羊楼洞通往崇阳、通城的石板路上,有一座名叫田家咀的大桥损坏后,一直无钱修建。为解决修桥资金,绅商雷霁轩“乃独任其不足者,以三千缗成之”。为解决这条道的因山路崎岖,行走不便。雷霁轩又出面修筑“至崇(阳)通(城),必道出伏岭,山径崎岖逶迤,绵亘十数里。行旅畏惮。公铲险为夷,随地势砌石为升降,如坦道焉”。(1995年,鄂南雷氏族史续编委员会编印《雷氏宗谱》)( 图3-8、3-9、3-10、3-11)

  

  羊楼洞绅商修桥筑路的行为,不只是传统的积德行善之举,而是直接关系到茶业经济能否发展的大事。茶叶经济的繁盛,靠的不仅仅是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是农耕社会的社区和谐。

  3鸡公车与车局

  茶叶运输工具是独轮车(图3-12、3-13)。

  

  这是一种适应半丘陵平原地区的碎石路和田间石板路上的运输工具。独轮车车身是一副木构货架,车架前是一只径长一米的独轮,车架后尾有两只木挟手,供推车人掌握。这是一种利用平衡原理载至的运输工具,车上能承受着车架上三百来斤的重载,由人背着肩带,双手扶着车把,掌握着重心平衡向前推。由于车子只是凭一只单轮着地,不需要选择路面的宽度,所以不论窄路、巷道、田埂、木桥都能通过。又由这种车子行走时,车轮轴心摩擦发出类似鸡公鸣叫的声音,故称鸡公车。同时,这辆车走过后,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一条线,所以这种车又名“线车”。

  相传鸡公车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创造的木牛流马,因其构造简单,适应性强,在封建社会中国农村普遍流行。

  这种鸡公车,由于木轮子容易磨损,因而木轮处周圈都镶了一圈铁边。但这种铁边轮,又容易把路面碾坏,于是所有行车的路面,都由羊楼洞茶商和商会集资铺上石板。羊楼洞正街,铺成一条石板街道;七里冲里的冲道,也都铺成了单线石板路。每天数百辆的车子上路,长龙似的蜿蜒前进,一路上车轮滚滚,在石板上咿咿呀呀地响成一片。

  为便于鸡公车行走,石板路分成两种形式:一种为“一”字形,这种石板路专供在崎岖的山道和田间地头行驶;另一条石板路铺成“工”字形。石墁中间“l”字形车道便于行人通行。两边的“一”字形车道便于鸡公车通行。这种巧妙将两条车道错开的办法与现代交通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十分科学。这种车道主要修筑在城镇中和茶叶交易场所。

  由于车轮长年累月的推碾摩擦,地面上的石板,渐渐的被碾成槽,当槽子碾得一寸见深,行车感到不便时,车轮又改在槽子两旁没有碾过的平面上推,推久了,再换第二条、第三条槽子。待石板上布满了车槽,便又把石板翻过来使用。等到两面都碾成了“川”字形的槽,人们才会给石板路换上新石板。

  

  由于独轮车的特殊的运输功能和茶叶运输的可观费用,在羊楼洞只要有一轮鸡公车就能养活一家人,当地人为垄断了这一行业,排斥外地人加入,成立了行业帮会。本地人加入帮会要上缴35块银元,并摆酒席宴请帮会“把头”。随着茶叶贸易扩大,鸡公车增多,车行为了壮大队伍形成合力,不久,在帮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车局”。

  车局为规范运输秩序,不但统一了运输价格,而且规定了“合帮公议”公约,确定大家共同遵守。现存羊楼洞观音泉宾馆的《合帮公议》碑记述这段历史。

  

  碑文称:盖闻通商惠工国家,所以阜财用而胪规定矩,地方所以安客商,缘我羊楼洞往来货物,车工推运絮乱,幸有前任恩宪谕行客二帮,议立车局,整顿行规,斗天地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亏,十三字轮转给筹,红黑茶箱,出山脚力,照行会,照客家,箱名取用,参考现有成规,数无异民也。言近来人心不古,渐至忘章,慈整旧规,即攘内攘外之□,车额例恪遵,切勿恃强越规,蹈矩客箱,发运之□,乞客家宽宏,祈客气在□□□□,不可苛取,任警后犯□,此各遵章,□□□□,所议旧规开列于后,计开:

  一议:红茶收□箱发张家嘴、牛形嘴、每车□□

  一议:黑茶西车箱发夜珠桥力钱,发张家嘴每车力钱,牛形嘴每车力钱。

  行用条规:红茶取用,收车西口,箱每人六十二,箱每只五十四。收箱属西口取用,川二六箱,每斗箱每只取用三文。

  议:运来采办花箱、包、未来公□。

  光绪十三年二月吉日

  从这块1887年“公帮会议”碑,我们还可以看出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而激烈的竞争又反映了茶叶贸易的频繁和规模。

  随着制茶业的发展,各地茶商纷纷来羊楼洞开坊设庄,镇上人口迅速膨胀,达4万多,旅店、铺面百十来家,古镇羊楼洞就成为了国内著名的茶叶市场。誉为“小汉口”。

  随着市场繁荣昌盛,旧时恶习陋俗也随之而来,烟馆、赌场四面兴起,镇子周边村庄的农民靠帮茶坊老板打工,辛苦劳动一年攒下来的钱,不少送进烟馆、赌场。

  特别是在车行靠推鸡公车生活的车夫,因生意兴旺,人多,车多,钱也赚得多,但经不起洋烟馆、赌场的引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烟馆进赌场出,吸赌精光。不少人负债累累,家徒四壁,甚至有人因此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1895年,为了制止吸赌行为,合门饶姓人提出立“公议禁碑”严禁赌博、吸洋烟之事。

  这块公议禁碑上刻“永遵无违”:

  立公议严禁牌赌,拟杜洋烟事。我们住居团山二百余年,均蒙祖德子孙蕃衍,各安生业,近流有徒伙同牌赌,拟觉肆行,难以羁束身等,自击心伤,不忍坐视,欲正后裔,以增庭辉。恐唯有不惜财货,以致倾家荡产,仰无所事,俯无所畜,后患莫测.今幸合门人等,迷途思转,甘心徒戒,此凭保甲绅耆赴县存案,祠后一概不准,齐遵牌石。倘有外来恃强刁恶,同蹈覆辙,送信者,赏钱两串文,一经捉获,罚酒四席,钱八串文,公同着议,还要送回惩治,无论亲疏,绝不徇情。世代子孙,持手莫犯。

  告白:光绪乙末年间六月吉日合门饶姓人等公立。

  这种通过“公议禁碑”形式来净化行业空气,规范行规的办法,是封建社会行之有效的地方规章制度。

  茶乡的鸡公车与石板路是洞茶运输脉搏变动的标志。这条历经千年的运茶方法一直到民国初年,随着现代运输工具的出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七年(1918),粤汉铁路(现在的京广线南段)与京汉路通车,在南距羊楼洞4公里外,设了一个赵李桥火车站,茶叶出口就可以把茶直接送到赵李桥上火车北运。不过赵李桥与羊楼洞之间,这4公里的路段,茶叶出山运输,仍旧需要由独轮车担任,为了方便运输,这条路线改由经张家岭转西南推到赵李桥。鸡公车队,依旧流水般的络绎于途。

  1920年,鉴于鸡公车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既笨重、缓慢、费用昂贵,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羊楼洞商会会长饶润皋决定修筑公路,引进汽车。于是集资招工,顺着石人泉港山路,修建一条沙石公路,并把羊楼洞街口跨港的石桥改为水泥大桥,同时购回运货大卡车。为解决资金不足,商会发行了一种券面票值为五十铜元,一百铜元的“洞赵汽车路流通券”,在赵李桥、新店、羊楼洞、滩头民间通用,凭券可以在各镇购货纳税。待公路修成并产生效益后,再收回债券。当两辆五六吨载重大卡车,来回奔驰运输茶叶时,却酝酿了一次大风波。

  原来新公路开通带来的效益,却导致了原有的独轮车工人失业。车伕们认为新公路夺去了他们的饭碗,便群起反对。继而集体暴动、拦车、丢石、捣毁车上玻璃,殴打司机,破坏车上茶箱的等,后经商会会同各厂商与蒲圻建设局调停,答应所有车辆一律由资方照价收购,石板路作价赔偿,人员分别安进茶厂或由县收编后编入筑路工,事件才告平息。

  那些空闲下来的独轮车,后来在抗日战争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当时鄂东南第九战区后勤兵站,为了加强鄂南山区的军粮运输,将散落在羊楼洞、新店及附近区域里的独轮车收集起来,编为一支运输大队,以补充丘陵地区机动车运输不足。抗战胜利以后,独轮车这种原始的运输工具才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

  茶叶贸易重镇羊楼洞与新店

  明清以来的砖茶出口外销,使羊楼洞、新店一跃而成国际名镇。

  这两座重镇互为依赖,缺一不可。羊楼洞作为茶叶集散地和茶叶初加工场所,成为茶叶的生产基地;新店作为茶叶的运输基地,百舸争流,聚散辐辏。如果没有羊楼洞,新店就不可能兴盛,因为新店主要依靠羊楼洞的茶叶运输,作为港口的支撑;同样,如果没有新店,羊楼洞制茶业就不可能兴起。因为茶砖需要从新店装上大木船,才能外运出江,产品运不出,自然也就不会有羊楼洞这一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当时最大的茶叶集散和加工基地,山西商人羊楼洞创办茶厂40余家,广东商人办茶厂20余家以及后来俄国商人办茶厂10余家。为解决这些茶厂加工中用水问题,茶厂分布在溪河两边,规模较大的茶厂,可容纳近千余男女茶工操作其间,小的茶厂可容纳几百人。

  1羊楼洞古镇

  羊楼洞古镇(图3-17)始建于唐上元二年(762年),肃宗李亨因羊楼洞籍将军雷万春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朝廷褒为忠烈义士,诏谕民间修庙,供后人祭祀。明清两代受茶叶贸易的影响迅速发展起来。

  古镇南北环山,北山、马鞍山、松峰山将其夹在中间,石人泉港、松峰港南北贯穿,形成“一镇二水三山”的格局松峰港是古镇形成发展的坐标,它确定了整个古镇带形发展的空间走向和以街道为空间轴线构成线形模式。松峰港的南北走向,主街上建筑都东西向布置。建筑依山就势,顺水而建,街随河走、屋随街建。

  街道是古镇最主要的商业场所。主要有两条街道:庙场街和复兴街构成。两条街由南至北首尾相连,与松峰港平行,贯穿整个镇子。主街道两边是数条支巷,共同构筑古镇的骨架。各类建筑填充其中。

  古镇中,街道是古镇空间结构框架和建筑之间的联系纽带。它一面促进人们的贸易活动,另一方面传送人们购买贸易货物。

  羊楼洞街道的主要特性是商业性空间。整个古镇的生活都沿街道展开,道路两侧是临街开放的商业建筑,每一种商业形式都对应一定形式的空间场所。商业建筑一般高约5—6米,街道宽约5米,这个尺度非常适宜交往,同时这个空间尺度和整个街道安全、内聚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幻图画。街道交通以步行为主,人流的缓慢行动,呈现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增加了贸易的洽谈性。

  每年清明,青茶率先上市,接着红茶、粗青老茶也陆续上市。一年中春购、夏压、秋运,繁忙不已。每天天还未亮,街上已经人声喧嚷,肩挑车载,买进卖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由于茶事的兴旺,羊楼洞其它商业和服务业也繁荣起来,大街小巷,钱庄、茶楼、酒店、当铺、药铺、杂货铺林立,达数百家。

  茶农茶工的收入基本上在羊楼洞市场中消费,促进了当地的商业经济。

  市场上货物充足,远在通城、崇阳的商号,也在羊楼洞批发进货。老街的道路蜿蜒曲折,沿着弯曲道路布置的建筑遮蔽了道路的远端,公共建筑或路口形成具有辐射性的视觉节点,错落有秩的建筑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对景,把开敝的商业建筑引入街道视野。商人走在街道上,两侧铺面商品琳琅、做买卖的熙熙攘攘,人流穿行中街道呈现出动态连续的景观。(图3-22、3-23、3-24)

  

  街道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层次。从日常的起居劳作、娱乐休憩到公共的商业贸易,这些生活场景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和呼应,构成古镇生动的生活画卷。

  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鸡公车,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吱吱呀呀的响个不停。现存的石板路不少地方依旧可以清晰看到一条寸余深的车行印迹。这是被当年邻近乡镇向古镇运送茶叶的鸡公车碾压而成,那厚实、凹凸不平的质感路面,构成了一道承载历史的人文景观。

  古镇外围的河流由石人泉、凉荫泉和观音泉汇集而成。因为流量小,目前不能行船,只起到保障生活和生产用水。河边隔十数米,便修有上下河道的石阶或平台,便于居民取水方便。

  居住形态的选择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建筑居住形态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文环境、商业贸易理念模式,对建筑形态又起了决定性作用。古镇建筑必须满足人们贸易和生活的各项基本要求。不同性质类型的建筑各有特点。一般来讲村镇建筑群中,祠堂、庙宇等礼教建筑是整个聚落的精神归属。由于羊楼洞发展速度快,人口过度膨胀,冲击了原有单一血缘性原始村民。因此在羊楼洞并未发现祠堂。

  古镇的入口是原祭祀雷万春的将军寺,作为整个古镇的先导,也是古镇风水的钟灵。这一独特的聚落入口可以“藏风聚气”,对古镇繁荣和发展意义重大。因而在此设置若干建筑,如桥、牌坊、庙,形成水口景观。可以肯定,将军寺作为水口建筑,庙场街作为最早的街道,反映出古镇受风水影响的文化内涵。

  单从整体结构上看,古镇不是由原居民雷、游、贺、陈、邱、饶六大家的原始血缘团块建筑构成,而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主导古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因素不是血缘与宗族派系,而是商贸经济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商业因素对居民和建筑的影响超过了传统礼教的影响。建筑沿街道带形分布,没有特别突出的建筑节点,

  另外,因茶叶贸易形成的建筑,茶坊、茶行、车局、船帮等成为建筑主要类型。这些因茶叶贸易产生的建筑,由于功能不适合于镇内布局,只能沿古镇外围展开。

  2新店古镇

  新店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为蒲圻六大古镇之一。

  新店因潘河而得名。潘河是新店境内的水运交通要道,也是连接鄂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重要水系。据考证潘河水从前是经新店镇区南1.5公里外的湖南临湘七屋,沿着山坡蜿蜒流至新店镇区北的河道,长达4.5公里,行船不便。后来经山洪冲刷,从临湘七屋冲出一条新河道,河水从七屋直接经过新店东岳观流入长江。河水改道后,原弯曲的河道成为一条干涸的河沟。新河道因大溪水冲刷所致,故而得名新溪河。因新溪河而得名新店。

  新店之名,还因为新店取代元代设在赵李桥的港口驿。

  据考证,元代曾在新店以北赵李桥在以南2公里处修建水运驿站,因潘河是季节河,遇枯水季节,运茶的货船到不了港口驿,只能停泊在潘河中段的新店,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各种物资的集散转运站,进而店铺云集,逐步取代港口驿,故取名“新店”。

  明清时期,新店古镇的依托羊楼洞的茶叶贸易,成为鄂南著名的茶港。

  独特的茶叶运输港口,迅速使古镇经济呈金字塔形增长,塔尖最富的是经营茶叶运输的“荣运庄”、“刘盛祥”“但鼎泰”,拥有船只、码头、包装厂等,家财万贯;批发百货商便成了第二号富商,外来货在新店上岸,由他们批发出去,民国初年,大批发商陈万兴拥有良田百亩,家财万贯;再次便是街区中各种店铺的老板,经营各种商品;而人数最多,收入最少的是码头上搬运工。这些搬运工有本地和外地的,都有帮会,各占码头,一帮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此外,新店镇周边的农家几乎每户都有鸡公车,每逢运茶旺季,家家推车上石板路,往返于新店至羊楼洞之间。

  新店古镇位于鄂南水陆交通要冲,河网、公路均在此重叠交叉,地理优势突出,容易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特别是当地水源、植被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又为人们在此聚居提供了便利条件。

  新店古镇(图3-28)因水成街,运茶成镇,是一个因深水港自发形成茶运集散中心。

  

  古镇背靠潘河,北枕蒲首山,东倚寺山,形成山环水绕的局部小环境。新店古镇坐落在河道绕成的半圈中,呈“T”字形布局,“T”字的一竖是垂直于河流的古街区,凡经商的都住石板街两边,主要经营除茶叶之外的百货商家;“T”字一横是沿新溪河排列的码头、茶行、船帮和车局。涨水时,能装几千担茶叶的大船开来,卸下面粉、香烟、盐、布匹等日用货物,再装上茶叶运走,每到旺季,河中常有上百号船排队停靠在码头。蒲首山的茶麻,荷叶塘、土城的稻米,立新山里的楠竹、杉木,特别是羊楼洞的茶叶等,都在新店上船运往四面八方。过去沿河的街道上分布了很多茶馆,生意十分兴旺。石板街及周边有数万人居住。

  从古镇的发展来看,古镇空间格局是在茶叶贸易的影响下形成的,沿河的街道先发展起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聚居人口的增多,街道的数量开始增加,继而从沿河的线性街道,逐渐向镇内拓展演变为以河为依托,多条街巷交织形成的靠河而居的古镇格局。

  新店与湖南临湘一衣带水,明代建万安桥南连湖南,这里成为了鄂、湘两省文化传播的走廊。由此诞生了蒲圻县最早的新溪书院。清?同治《蒲圻县志》载:“本县最早的书院为新店新溪书院,宋进工周登仕建。”清晚期,新店还设有地方社学,称新溪社学,属全县五个社学之一。

  茶叶的制作与加工:茶行屋

  茶叶作为一种植物,保鲜期有限,要达到长时间保存必须经过特殊的制作与加工。我国制茶历史悠久,从生煮、羹饮到散冲蒸泡,从茶团到茶饼,绿茶到红茶,形成各种加工与制作工艺。唐?陆羽《茶经?之造》记载唐代制茶工艺:“晴,平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是青茶饼的蒸制工艺,即:晒干、蒸茶、鲜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经过宋元制茶工艺进一步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茶叶的制作工艺与现代工艺基本类同,即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干燥。这在《茶录》、《茶疏》、《茶解》中有详细记载。在制茶的过程中,为了保持茶叶的滋味和香气,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等不同制作工艺对茶叶的影响,形成了色、香、味、形、品质各具特色的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六大茶类。

  由于羊楼洞独特的水运优势、丰富的茶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在国际茶叶市场中国一枝独秀,国内市场蒲圻最方便的情况下,羊楼洞茶叶加工迅速发展起来。明清之际,晋、粤商人先后来此采办茶叶,山西商人创办茶厂40余家,广东商人办茶厂20余家,后来俄国商人办茶厂10余家。

  所谓茶厂就是当时的茶行屋。为加工中用水问题,分布在溪河两边,布局相对集中,从羊楼洞湾上之木门头,高坳上下,游坳上下,栗树嘴,杨树蔸下,茶行屋近千间,两对面排列。

  茶行屋为当地的民居形制,硬山屋顶、封火山墙,但建造得十分高大宽敞。面阔一般五至七间,进深均为七至九间,外围由封火山墙和院墙封护,正立面并列一至三个大门。茶行屋面积宽大,一般为两层,下层行屋提供给茶厂做拣茶,拣场能容纳几百女工同时操作。每个人有两只直径二尺多的蔑箩,一个篮盘,坐着拣茶还留有担茶往来的活动余地;楼上铺有地板,作为凉茶叶和储存的场所。能储原茶百余万斤,和凉茶八千箱。

  茶行屋屋主均为当地的士族。由于土地私有,除晋商创建的义兴茶行自建有茶行屋外,其他茶商均无法在当地置地建房,只能向当地房东租赁,而房东却从不收租金,而是采取分存的办法,即按茶箱抽取佣金。在清代中期,每箱抽取纹银八钱至一两,折合银元一百四十元,利润非常丰厚。

  由于茶行屋的巨大利润,极大刺激了建房者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不惜典质以建行屋者。如雷清庵 “与家人谋曰:‘无屋则无(茶)客,无客则无财。为今计,不如重修堂构之为愈,虽所费不貲,典质弗恤也’。众疑其计左,而公卒遂其所谋”。(《雷氏宗谱?清庵公传》)雷清庵公力排众议,甘冒风险,抵押家产,借款修建行屋,招揽茶商。

  茶行屋主还提供制茶器具,计有茶筛、铡刀、风车、晒簟、茶箩、簸箕、样盘、茶锄、钉锄、铁叉、芦席、茅草、磅秤、筹码、扫帚、木耙、篮、盆及梯等。帐房用具及普通设备包括算盘、桌椅、凳柜及床铺等。厨房用具则有锅、灶、碗、盆、水缸、水桶及菜橱等。

  茶行屋主还必须领有牙帖。照章交纳帖税,才可招致茶客落行收茶,进行加工。

  羊楼洞茶市,“循—行—客习惯”。茶行对于茶客负责,为介绍帮工,并担保客商及行内茶叶之安全。如遇假茶及运输偷漏之情事,亦代为交涉调处。对于卖主贩卖假茶,被察破后或如发生纠纷,则出面进行解决。这些措施保证了茶叶贸易的安全,促进了羊楼洞茶叶经济的发展。

  这些茶行年产砖茶30余万箱。这些砖茶分别以27块或36块包装成箱,用船由水路从新店运至汉口、襄樊或社旗转为陆运一直向北。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茶行屋绝大部分被拆除或改造。

  现存晋商使用的罗家大院七进茶行屋、庙场街122号邓氏五进茶行屋、土地咀邱家五进茶行屋;俄商使用的观音街65号、游家大屋场三进合院式茶行屋等。

  船帮、商埠码头和茶馆

  1船帮、商埠码头

  新店成为国际上著名的“茶叶港”,则主要依托潘河直通长江的区位优势。

  潘河是一条鄂南山区联系江汉平原的黄金水道。据《蒲圻县地名志》载:“遥环万山之中,开一线之路,其上则黔、粤、蜀有事于二京各省,凡从岳阳出者,则以蒲之港口为武昌之户而入;下则二京以至秦、晋、齐、梁、江、浙、闽、广有事黔、蜀,凡从武昌入者,则以蒲之港口为武昌之户而出”。新店除了茶叶水运的独特优势外,还具有地理上临近地区农副产品非常丰富并需外运的优势。

  当时潘河里的船,有刚从外江满载货物归来,有空载待运出口,船挨船排成一条长龙,从沿河一直摆渡到夜珠桥。坡岸上茶堆如山,跳板上人流如织,一片繁忙。

  羊楼洞等地茶叶制品用鸡公车运到新店后,均由当地船帮负责装船起运。

  高额运输的回报,使新店码头迅速形成贺翠丰、陈太和、余盛、黄正大等四大帮行,这四大转运商行负责安排大柏木船,分别从小船、小车上卸载转装,然后扬帆启运出江。

  为占据地盘,四大船帮各驻一段,为划分势力范围,船帮们很快在新店潘河边用条石驳起了自己的码头。新溪河畔很快出现20余座石级大码头,形成了一个码头集镇。

  这些码头修建得非常坚固,驳岸及船台清一色的条石砌筑,上下台阶使用长约3—4米的长条石砌筑,顺地势呈“之”字形蜿蜒,连接着河岸与船台。这种做法一是能够减缓河岸的坡度,方便货运,爬坡上堤;二是长长的台阶可以防止河水涨落对货船靠岸带来的影响。

  明清时期,河边石板街及周边有数万人居住。凡经商的都住石板街两边,贩运商均居河岸。

  当时最富的是茶运庄;批发商号是第二富商;再次是镇上的各种店铺老板;收入最少的当然是人数最多搬运工。

  码头上的搬运工依附帮会,各占码头,一帮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并逐渐形成红、白两大船帮。

  船帮为争夺运输业务,经常发生械斗,造成血案。由此引起清地方政府的注意。

  清朝康熙四十年十二月(1702年)红、白两船帮因赛神会、玩龙灯争地段而发生械斗,造成多人受伤和死亡。湖广武昌府蒲圻县令为平息事态亲临石板街,为制止两船帮再起纷争,决定立“佟侯永尽碑”,以划分红白两船帮的地界。但从哪里为界?碑立何处?双方争论不下。最后确定由一黄姓壮汉抱碑从新店上街头向下街头走,走到哪里碑就立在哪里。碑最后放在了商人陈光发门口。双方商定将石碑嵌在此屋墙面上,作为红、白两船分别管辖之界址。石碑上首为红船,下首为白船,各守分管地段,永不闹事。

  1924年,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通车,在距茶叶生产中心羊楼洞仅4公里的赵李桥设立火车站,羊楼洞的茶叶直接由赵李桥上火车直运汉口。新店独特茶叶港的地位自此已不复存在。1959年,地方政府为消灭血吸虫病又在黄盖湖上游的铁山咀修建了水坝,水运通道从此被彻底阻断。

  水运的终结,导致码头长期闲置,直至荒芜。又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大量的码头被毁坏,只有八座码头因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得以保存。

  斑驳的码头石,蜿蜒的石径,宽阔的船台,在荒僻的河岸,显得格外突出和不协调,似乎在述说往日岁月故事。

  2茶馆

  新店作为水上运输的集散中心,为解决船舶的停靠和避风安全,沿潘河平行的方向,利用旧的河塘开凿了一条太平河。一旦遇有恶劣天气,或长江大水,运茶船便停靠在太平河内,船上商人便会上岸喝茶、打牌;在货运繁忙的季节,货船需要排队才能装上茶叶,商人也会上岸洽谈业务。于是茶馆便应运而生。

  停靠在新溪河两岸的川帮柏木船,下江盐船,湘河快艇,装窑货的大楼船,还有小火轮。许多船老板和水手上岸购物,了解行情,承揽生意。当地所产的粮食、苎麻、茶叶和山区各县运来的各种山货需要船运至武汉,茶馆成了他们休闲和运输洽谈的场所。货主进茶馆泡上一壶茶,向老板打个招呼:“我有一批货要运往某地,请老板介绍一个船老板”。茶馆里马上就有人来承揽生意,货主客客气气地给来人泡上一壶茶,两人慢慢地喝茶,细细地谈生意,一经谈妥,便一锤定音。

  另外,除了水运长江、汉江的大船外,还有更多穿行于湖区的小船。小船上的人一天到晚呆在船上,弓腰驼背,也需要上岸来轻松肋骨,于是茶馆就成为他们理想的地方。泡上一壶茶悠闲自得地呷着,听上一段什么“七侠五义”、“封神榜”的说书,十分惬意。

  本镇老年人也喜欢来到茶馆里泡一壶茶,与另一些老人饮茶谈心,交流各自的见闻和往事,日子一长,上茶馆变成了习惯,成了他们每天必去的地方。

  茶馆里还备有几桌小牌,地方上有闲的镇民和闲时的茶工,在此打点小牌,饮一壶茶,一混就是一天。

  茶馆一般开设在河边,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船老板。河边开阔空气清新,任你说书也好,闲谈也好,打牌也好,还有卖唱的唱曲也好,不受繁华地区嗓音的干扰,悠闲清静。

  明清两代,蒲圻城区、新店、羊楼洞等镇茶馆、酒肆鳞次栉比。知名茶馆有羊楼洞茶铺、茶庵、岭茶馆、雨停岭茶亭、洪下茶馆、詹伦铺茶馆、李家港茶馆、宋家河茶馆、夏垅茶馆、罗现茶馆、碣家桥茶馆、新田桥茶馆、崇仙观茶馆、龚孙雷茶馆、新桥茶馆、石榴泉茶馆、白羊畈茶馆、牛奶坟茶亭、莲塘茶亭、钟鸣桥茶馆、龙家岭茶馆。

  这些茶馆均为吊脚楼建筑,从万安桥至大码头一线,依水傍岸。水中有石柱支撑,木板装修,夏风习习,凉爽宜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茶馆作为封、资、修生活的一种象征被取缔。随着时代的变化,原有的茶馆或毁、或拆、或改建,特别是沿新溪河两岸吊脚楼的茶馆,也因修整河运和清理农田等活动,予以清除,已不复存在。

  茶叶的管理机构:坞堡与巡检司

  坞堡是历代封建政府对茶叶生产贸易的管理和税收机构。

  唐太和年间(828—835年),朝廷将“洞茶”定为贡茶。由朝廷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宋初推行榷茶之制,赤壁为“要会之地”。

  明初,朝廷在赤壁市设立了两个巡检司:

  一为港口巡检司,主要管理羊楼洞茶叶市场及湖南临湘、江西修水及临近的通城、崇阳等诸县运进蒲圻的茶叶产品;

  另为巡检司,设于石头口,主要对鄂湘赣三角区茶叶外销外运进行管理和征税。

  清代推行茶引制度,全省二百四十八引,每引征银三厘三毫。其中咸宁、蒲圻、嘉鱼、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县占有二百三十三引,并在赤壁没有巡检司征收茶税。

  坞堡与巡检司一般设置在交通要道交汇处和茶叶交易市场的中心,便于管理和征税。

  这种建筑仅限于文献记载,现已不识。

责任编辑:admin

附件:
  • |
咸宁发布二维码

欢迎关注“咸宁发布”微信公众号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咸宁发布”
  或“cnxn2015”关注。

欢迎关注“咸宁发布”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