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工商类市场主体达24.82万户,同比增加23.3%,增幅排名全省第一。人们不禁要问——咸宁凭什么夺得全省增幅第一?
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单位,一头连着经济大动脉,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今年来,受疫情影响,我市各类市场主体在经营发展中受到冲击,但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元至六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增幅和新增市场主体增幅在全省排名都是第一,实现逆势上扬。
究其原因,细想想,主要是做到“三好”。
——把环境打造好。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4月 15日,我市举行2020年第一季度民营企业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听取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代表反映的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
7月22日,我市召开第二季度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介绍,第一季度座谈会搜集的68个问题,已解决落实47个;对一季度座谈会解决的问题开展满意度调查,好评率达97.1%。
与此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营商环境投诉专线,积极解决企业、群众关于营商环境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繁的问题,实现营商环境工作投诉服务零距离。
——把服务保障好。
牢记使命践初心,做好企业“服务员”。
今年春节前,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库存了150多台环卫车。4月份公司虽已复工复产,因各种原因,产品依然积压。因库存车辆是“国五”排放标准,如不赶在7月前销售,将无法上牌。
各大企业产品积压的信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决定,用好本地市场,促进产品产销对接,实现“内循环”。
4月下旬,咸宁高新区先后组织7场企业产品推介活动,市直单位、6个县市区相关负责人及相关企业参加。
合加的环卫车、黄鹤楼的酒、立邦的涂料、和乐门业的门……诸多本地产品在本地寻找买家,总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远林点赞,“咸宁‘店小二’将问题完美解决!”
前不久,我市政务服务工作获省政务办调研组高度肯定。
——把政策配套好。
“最先一公里”务实,“最后一公里”落实,好的政策优势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政策红利才能充分释放。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今麦郎饮品咸宁公司的厂长陈险峰介绍,以前一个月要迎检6到7批次,现在一个季度才有六七次检查。
我市出台《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市场主体50项首次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于处罚。例如,幸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肉粉松卷”标识存瑕疵,产品实物表面有白芝麻,配料表中未标注白芝麻。该批次肉粉松卷检验为合格产品,当事人及时整改,依照“免罚清单”不予行政处罚。
个体户登记(含开业、变更、注销等所有登记事项)实现“110”模式,即:政务导办一口说清,资料齐全一次办结,零费用。对于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该市实行一人登记制,改“一审一核”登记模式为“审核合一”,加快流程,实现当日受理、当日核发。
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咸宁,正在成为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服务最优的投资兴业之地。(记者 朱哲)
责任编辑:胡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