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关键时期。认真编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对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创新型咸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咸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形势与任务
(一)我市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一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创新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日益显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巩固。(1)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万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才6700人,国家、省、市级专家289人,省、市高层次人才196人。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2家,高等院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中部职教新城建设热火朝天,将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2)产学研合作明显加强。市政府与中科院武汉分院、省科技厅建立了院市、厅市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技合作,解决了一批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全市100余家企业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在巨宁森工、平安电工材料、田野集团、能一郎科技等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成立了能一郎新能源研究院、蒲瑞科新材料研究所等一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3)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06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大会,颁发了撤地设市后的首届科学技术奖,31项科技成果受到奖励。“十一五”时期,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全市登记科技成果55项,10项成果(或企业)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专利申请量达到1700件,是“十五”时期的十倍。
2、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1)科技项目建设成效卓著。我市按照“国家级项目有大突破,省级项目有大增长”的工作思路,狠抓科技项目建设,“十一五”时期,全市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0余项,获准立项近2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30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5000万元。(2)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创新型咸宁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有5家企业进入湖北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行列,8家企业成为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6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9个特色农业基地成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3)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较好地发挥了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税前加计抵扣政策顺利实施,调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十一五”期末,我市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3、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全市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企业达37家,其中,按照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51.3亿元,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3%和23.6%,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比“十五”末上升了0.6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近几年来,咸宁高新区坚持高层次招商、宽领域合作,武汉东湖高新区咸宁工业园、武汉经济开发区园外园、湖北咸宁广东工业园、台商(咸宁)工业园等纷纷落户高新区,显著增强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各县市区特色产业园区竞相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市区的机电产业、咸安区的苎麻纺织业、赤壁市的装备制造业、嘉鱼县的金属冶炼加工业、通城县的电子器件、电工材料产业、崇阳县的钒产业、通山县的新型石材产业已初具规模,前景看好。
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初具规模。(1)积极开展“湖北农技110”推广工作。重点实施了“百站千点万户计划”,初步建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组织、村有示范户”的农技服务体系框架,“湖北农技110”用户普及率在全省名列前茅。(2)推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六个县市区先后实施了湖北省“科技富民强县计划”,争取专项科技经费1000万元。(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以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为核心,以大范围辐射推广应用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15处,发展规模化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8万余亩,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户。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0%,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85%以上,科技在促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市科技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科技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发明专利较少,绝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分工的中低端;二是科技投入不足。全市研究与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市县两级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科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科技创新活动,特别是高水平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缓慢,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科技含量高的招商引资项目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集成和应用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明显不足。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整个“十二五”时期的主线,科技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及湖北省“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目标创造有利条件,也将为科技发展创造需求空间,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国内外技术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为我市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和产业提档升级创造了有利契机;经济科技市场化、全球化趋势明显,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为我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武汉新港、通山核电站等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使我市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和资金技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看到历史机遇的同时,必须正视科技事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一是支撑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不强、能源资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加快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技术体系,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市科技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二是区域科技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正在由非均衡发展向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各地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展开了新一轮竞争。在各地竞相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市能否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任重道远。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力不强,导致我市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很多企业处于跟跑追赶地位。能否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浪潮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对我市企业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紧紧围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总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推广一批先进技术,新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我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创新型咸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支撑引领作用充分显现;科技事业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步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增加值达到50亿元,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13%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0家。
——农业科技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争取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增长,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0家,建设高标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0处,辐射带动农户达到5万户,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目标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攻克和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广一批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以上,工业“三废”达标排放。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期末,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10家,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00项,开发新产品200项,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巩固,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投入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市县两级科技投入占同级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1.8%,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引进和创建一批科技创业投资、科技投资担保和科技保险机构,初步形成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研发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三)总体部署
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坚持“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咸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咸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面向国家和湖北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各类科技计划,巩固和提高我市科技发展水平。
加强“三个层面”。一是选择优势领域超前部署研究,争取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原始创新成果;二是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整合科技资源,开展集成创新,形成科技支撑发展能力;三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提高技术引进的层次,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依托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基础,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抢占一批战略制高点;二是把推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森工造纸、机电制造、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和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战略基点,为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把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技术瓶颈问题;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一)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以网络为基础,以计算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新一代网络体系(NGN)、下一代移动通信(3G/4G)、泛在网、云计算、纳米级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信息产业实现新的飞跃;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极大拓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蕴育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超常规发展的机遇,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信息产业优化调整的契机,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1、优先主题
“十二五”时期,要在巩固发展多芯片组件、电路板、LED背光源、导光板和显示器等电子元器件基础上,大力发展个人电脑多媒体、通讯设备、影音设备、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产品。注重培育细分市场龙头企业,构建主导产品产业链,配套发展消费电子产品专用集成电路、嵌入式软件及新型元器件,形成整机与配套产品相互依存、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重点企业
重点培育奕东精密制造、光宝科技、创盟电子、友邦电子、瀛通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混合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LED背光电源、LED显示屏、IC卡数据读取设备、便携式计算机、数字影音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等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二)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是当前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将成为继信息产业后又一新兴主导产业。我市生物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十二五”时期,要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关,力争在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农药兽药技术等若干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取得突破;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的应用能力,降低原材料、水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
1、优先主题
——生物医药。面向市场需求,加强重点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开发及产业化,研制优势门类新型制剂,重视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强化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规范化种植等技术与标准研究,开发中药有效成份提取及利用技术,促进中药新药及新剂型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医用植入器械、人工器官及组织、新型医用耗材研究。
——生物农业。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和食品安全的需要,鼓励开展农作物、特色林果及经济作物、特色畜禽、水产品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积极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及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的产业化。
——生物制造。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减少工业生产能源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制造。
2、重点企业
重点培育惠生药业、福人药业、麦克森、荣恩堂、菁春生物等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企业;天南星实业、康华药用包装、中山厚福、沃尔克等医药用辅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湖北绿雪等生物农药兽药生产企业。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VB6合成及萃取新技术研究,滋心阴、补心气口服液、痹痛丸、金刚藤胶囊的二次开发,中药新药鞘蕊苏胶囊开发,生物酶技术制取鱼蛋白肽的研究与产业化;支持第三代X光医用跟踪线、生物型创面引流敷料、魔芋葡甘聚糖复合空心胶囊等医药用辅材的研究与产业化;支持生物兽药--酪酸菌活菌系列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支持苎麻生物脱胶关键技术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三) 新材料产业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加工企业众多,新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十二五”时期,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和量大面广的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培育若干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使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
——新型金属材料。充分发挥我市石煤资源优势,开展清洁化提钒关键技术研究,探索石煤循环利用新途径,推动钒系列产品研制与开发,支持崇阳钒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有序开发利用锰矿资源,开展电解法制取金属锰关键技术、矿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支持无缝钢管、高频焊管新技术、新工艺研究。
——无机非金属材料。充分利用云母、涂附磨具等产业基础,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开展石灰石、白云岩等矿产资源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推动新型保温隔热建筑材料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发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深海高强浮力材料、核岛电缆绝缘材料、改性重防腐橡胶等新材料。开展材料辐照改性技术研究,推进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发展。
——纺织新材料。积极推广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等新技术,开展苎麻清洁化生产、改性处理及功能性纺织品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新型印染后整理技术研究及推广,推动高档服装面料、高档家纺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2、重点企业
重点培育京钒冶炼、青山钒铁、恒通工贸、晶洋实业、友进钒业、腾达矿业、高强锰业、嘉裕管业、天和管业、平安电工材料、中天云母、玉立集团、宝塔砂布、通力镁业、蒲瑞科新材料、百杰瑞、海威复合材料、华宁防腐、中天化工、帅力化工、巨宁森工、澳森木业、精华纺织、天化麻业、银泉维新纺织、盛宇家纺、洁丽雅家纺等企业。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清洁化制取五氧化二钒、钒铁、钒氮、钒铝合金、高纯钒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电解法制取金属锰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矿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千米耐火云母带、金属复合板专用砂带、硅钢脱硫剂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高强度复合材料、深海高强浮力材料、改性重防腐复合胶板等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钢塑、木塑复合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材料辐照改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高效短流程嵌入式纺纱技术在麻棉混纺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苎麻改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高档服装面料、高档家用纺织品的研制。
(四)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我市工业经济的支柱,在全市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五年,根据制造业技术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一批市场需求量大的中高端产品,提高关键产品的自主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为我市机电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选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推进生产流程的节约化和环保化,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1、优先主题
——汽车关键总成及零部件。适应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汽车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从单纯仿制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变,促进产品向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方向发展。推动汽车电动转向器总成及传动系统、电动汽车动力模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高效节能电机和变压器。整合我市电机制造企业资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建立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国家对高效节能电机实行价格补贴的政策,积极开展高效、超高效节能电机、电动汽车专用电机、超高压输变电设备、节能变压器的研究开发,加快产业化进程。
——制造业信息化。积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选择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骨干企业实施以“甩图纸”为标志的设计制造一体化、无纸化和以“甩账表”为标志的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示范,稳步推进数字化制造车间、工厂建设,建立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网上产业链协作和共性技术资源服务,提高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2、重点企业
重点培育三环方向机、北辰转向系统、能一郎科技、华博三六电机、同发电机、阳光电气、华声机电、三合机电、湖北华舟、银轮蒲起、蒲旗特种起重、崇锻机床、亚科微钻等先进制造和装备制造企业。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汽车电动转向器总成及转向系统、电动汽车动力模块、高效、超高效节能电机、电动汽车专用电机、大功率起重电机、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大跨度桥式起重机、数控变向吊笼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信息化水平。
(五)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能源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十二五”时期,要把开发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洁净煤技术、先进核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摆在突出位置,争取在一些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多方并举,把我市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基地。
1、优先主题
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和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重点推进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用户侧并网发电及区域建筑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示范。加快推进通山九宫山风电二期,崇阳大湖山风电一期,通城黄龙山一期、二期等风电工程,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大力推进秸秆气化、生物质能发电相关技术与设备的研发与规模化应用。抓住通山核电站即将开工建设的机遇,配套发展核岛电缆等民用核技术产业。重点支持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等新型储能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国防建设等领域的应用。
2、重点企业
重点培育能一郎科技、瀛通电子、华特红旗电缆、天洁环保、崇阳凯迪生物质能电站等企业。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能一郎科技太阳能光电一体化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崇阳青山水光互补发电并网工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动力电池开发、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LED照明系统研制及产业化。
(六)节能环保产业
不断适应“两型社会”社会建设需要,开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和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经过持续努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兴支柱产业。
1、优先主题
重点研究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热电联产、热电冷联产和热电联供等关键技术,工业炉窑高温蓄热节能技术;积极研究水资源开源节流和净化技术、水质安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重视研究固体废弃物控制、治理、循环利用技术;开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装卸运输、无害化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有机垃圾和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动相关设备研制和技术标准制定。
2、重点企业
重点培育合加环境设备、兴龙节能、天洁环保、崇阳凯迪等企业。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工业炉窑蓄热保温材料、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开发和产业化、生活垃圾分类设备处理设备开发、锅炉烟气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研制及产业化。
(七)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优先主题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整合科技资源,组织攻克一批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等重大技术,突破一批节能、节药、循环农业等关键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以“湖北农技110”为载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造就一代懂技术、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
2、重点企业与基地
重点培育巨宁森工、温氏禽畜、川玉茶业、黄袍山保健食品、瑞发生物工程、羊楼洞果茶等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优质泡桐种植、高支优质苎麻种植、油茶标准化种植、雷竹标准化种植、马铃薯标准化种植、蔬菜种植、楠竹优质高效丰产、猕猴桃高效种植等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3、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优质苎麻种植、剥制、清洁化生产、废水处理循环利用成套技术研究;油茶标准化种植、主要病虫害防治、油茶籽榨前处理、茶油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桂花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优质泡桐种苗繁育、速生丰产种植模式研究;雷竹高产种植模式、雷竹笋保鲜及雷竹笋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蔬菜优良品种培育与筛选、标准化安全生产与示范;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大棚早熟栽培技术研究;楠竹速生丰产、低产林更新复壮技术示范与推广;猕猴桃生态观光农业开发、猕猴桃保鲜技术研究、猕猴桃系列食品开发。
(八)人口与健康
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是建设和谐咸宁、健康咸宁的必然要求。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针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地方病,以及发病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组织技术攻关,力争实现突破。围绕人口控制与生殖健康,加强避孕、节育新产品和重大出生缺陷早期诊断技术开发,促进人口控制和生殖健康水平的提高。
重点支持功能影像学技术在常见疾病早期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新的免疫学早期诊断指标及快速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开展主要恶性肿瘤靶向治疗、脑血管疾病早期治疗等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重点围绕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开展结核菌耐药机制及预防技术、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技术、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技术及重大传染病的预警、应急系统研究;加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亚临床疾病的研究;重点开展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四、主要政策与措施
(一)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投入是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咸宁的重要保证,必须采取得力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认真落实科技“三项费”按比例递增的要求,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增加对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支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落实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的有关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成本。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企业加快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予以政策支持。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创新能力建设,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风险投资、证券市场、科技信贷等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中的作用,建立风险投资进入、退出的畅通渠道,加快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境内外社会资本来我市创办风险投资机构;推动建立商业银行、民间资本与创新型企业之间的投融资渠道,缓解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压力;有计划地培育和推介科技型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建立健全科技信贷与担保制度,设立科技信贷担保专项基金,加快建立科技信贷担保体系,积极开展专利质押贷款试点;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
(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切实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关系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的新兴领域,开展自立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努力建设良好的知识产权政策与法制环境。坚持激励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规范知识产权的获取、利用、管理和保护,完善产权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政府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有可能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活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逐步增加市级专利发展基金额度,对专利申请和授权专利予以补贴,支持进行产业化开发;加强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数据库及其网络化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的服务水平。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加快促进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
认真贯彻《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推广。鼓励和支持同行(产)业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鼓励行(产)业龙头企业或研发机构与政府联合投入,转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和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咸宁市科技创新网、市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技术转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
进一步促进要素参与分配,鼓励以各种形式转化科技成果。鼓励通过股权投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服务、自行转化等多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支持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投资。认真落实有关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强工业行业技术标准建设,实行强制性升级和淘汰制度,逐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及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农业产业化推进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加大“湖北农技110”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技推广组织发展;要把农业技术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着力完善科技成果信息网络,建立联接政府与企业、社会的科技发展动态和成果信息渠道。
(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造就一支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采取得力措施,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造就一支适应创新型咸宁建设需要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凝聚人才,把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市县两级科技计划,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研究开发基地(平台)为载体,发挥政府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通过项目带动,持续支持、着力培养一批有影响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优秀团队,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跨单位、跨地区、跨国界的高水平创新合作,加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根据我市主导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重点骨干企业加强对行业拔尖人才的引进,发挥拔尖人才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重视农村乡土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支持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尤其是海外留学人员携带技术、资本等来我市创业发展。支持开发区回归创业园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留学归国人员投资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
(五)扩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融入国际产业链、加速培育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技术、资本、智力等要素的引进,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向咸宁聚集。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来我市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立研发中心,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层次;加强关键技术、重大产品(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科技兴贸行动计划,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国际技术、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计划。切实发挥科技外事职能部门在促进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外向型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拓展政府间双边、多边以及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官民并举,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对外开放新格局。
(六 )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努力提高科技行政管理水平。一是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真正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及时研究解决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共同推进科技进步的合力。二是要加快调整科技管理理念和模式,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管理、调查研究和绩效监控,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三是要建立健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定期发布统计监测结果,结合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进行表彰和诫勉。
努力提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一是突出行业、产业和企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在科技计划项目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行(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运行各环节的管理,严格实施项目查新、立项评估、中期检查、验收结题等管理制度。三是逐步建立各类科技计划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科技计划按预定目标推进。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建立协调高效的科技经费管理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努力使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推进科技管理手段现代化,建立科技计划管理平台及其信息支持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专家、科技条件、科技政策等各类科技管理信息数据库,提升科技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七)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诚信大气,创新有为”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建立健全提高农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理论与方法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知识培训。
切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加大科普场馆建设力度,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确保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足额到位,鼓励社会力量捐资支持科普事业。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术团体和其他社团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认真抓好科普重点基地建设,组织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农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