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期:2022-01-28 字号: 分享到:

根据中共崇阳县委全会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崇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措施》,制定《崇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目标

1、“十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我国加入WTO的机遇,沉着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工业强县,项目立县,特色兴县和民营活县。使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来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一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56亿元上升至2005年的26.5亿元,增长69.2%,年均增长11.2%;一、二、三产业比也由2000年的32.4:40.127.5调整29.036.534.5,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工农业总产值由200025.05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36.1亿元,增长44.05%,年均增长7.6%;财政收入也由2000年的9238万元上升至2005年的12718万元,增长37.7%,年均增长6.7%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十五”期间,为全力解决“三农”问题,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特产税(除烟叶),实行粮食直补,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全县农村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1.8亿元,比2000年增长53.6%,年均增长9%。加大农业投入,对香山水库等一批中、小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结合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大力发展雷竹生产,使全县雷竹面积达到5万亩。同时,组建了“湖北瑞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发展迅速,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使雷竹生产逐步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9.1%

3)工业经济基本实现了民营化,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基本确定。“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全县公有制工业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退公进私”改革,使全县公有制企业基本实现了民营化,同时,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如世证公司、稳健公司、京钒冶炼、青山钒铁等港澳台商企业和其他私营企业,使全县工业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4.3亿元,比2000年增长39.3%,年均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01亿元,增加值达到2.27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49.1%81.2%均增长分别为8.3%12.6%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十五”期间,由于国家投资、招商引资和民间私人投资都强劲增长,使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累计完成31.21亿元,是“九五”期间的近2倍,年均增长14.8%,投资率由“九五”期间的23.3%提高至30%。投资的增加,不但使农业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工业的增长点增多增大,而且使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蓬勃发展。一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90公里,比2000年增加408公里。“十五”期间,我们按二级公路标准打通了翠竹岭隧道,完成了106国道改造、赤通公路(崇阳段)、白界公路、崇赵公路和崇青公路的改造工程,修建了崇阳四桥等公路桥梁,完成了35个村通公路,改造了村级公路20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基本形成了干线与乡镇,乡镇与村组公路相连和互通公路网络结构,解决了山区群众出入难的问题。二是完成了全县农村和城镇电网改造工程,新建了220kV鹿门输变电站,使我县的电网建设迈进了一大步。三是邮电通信事业登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全县电话用户数、多媒体用户数、通信能力等各项指标均比“九五”期间成倍的增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6566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85万户,分别比2000年增加3.1倍和7.7倍,宽带用户达到3240户,是2000年的近10倍。电信网上传输设备已由PDH过渡至SDH,崇阳基础网络正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方向演变和发展。四是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县城城区的商业步行街、县政府新区建设、仪表路建设、南门中津州广场、县城二级客运站和天城工业园区建设,都为崇阳县城增添了秀色,城区面积也由2000年的14平方公里扩大至现在的18平方公里。同时各乡镇所在地的集镇建设也全面升级,集镇区面积成倍扩大,集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五是卫生状况有很大改善,县医院住院大楼已竣工落成,并配置了全能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现代医疗设备,乡镇卫生院有B超、X光机、洗胃机、心电图等急救设备。传染病、地方病得到基本控制,人民群众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8%,每年接种各类疫苗达13万人次,冷链四苗接种率达95%。六是优生优育深入民心,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十五”期末,全县人口出生率较“九五”末下降了近3个千分点。七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调整和优化了学校布局,规范办校行为,加强师资培训,改造D级危房,添加教学设备,提高儿童入学率和接受义务教育率。五年间共撤销农村小学30所,撤销高中一所,新建民办高中2所,培训校长、教师3600人次,改造D级危房19459平方米。全县中考成绩一直排在全市第一位,高考录取率每年以近10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八是社会保障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保险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的管理目标,社保范围不断扩大,年参保人数达到4.73万人险,年征收社保费达4500万元,年发放社保费4098万元。九是广播电视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了直通各乡镇的光缆干线网,通村率达74%,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首批53个村的建设工程已经竣工,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万余户,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6%。十是国防后备力量进一步增强,国防动员体系逐步完善,“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

5)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10元,比2000年增长35.8%,年均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8元,比2000年增长39.7%,年均增长6.9%。人们的消费层次逐步提高,教育、娱乐、旅游、健身等方面的消费不断增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2亿元,比2000年增长59.1 %,年均增长9.7 %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着不少突出问题的严峻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够仍是当前最大的实际;县域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还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2、“十一五”是崇阳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将完全溶入世贸组织大集体,为我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带来新的机遇。在国内,国家把长江中游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继续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快速转移;同时我们作为武汉城市圈中的一员,在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我们创造条件,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看:“十五”经济总量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快速发展,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为“十一五”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更加团结,已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从县情出发,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大力招商引资,挖掘民间资本,积极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兴工强县之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小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崇阳。

2)发展目标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达到46.7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2.0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5亿元,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达到19亿元,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基本持平。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35.4%,达到1.0亿元。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2010年,一、二、三产业结构由目前的29.0:36.5:34.5调整为23.1:38.1:38.8,各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科技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县域经济实现民营化,外向型经济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以106国道为发展轴的小城镇群基本形成。农村中心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城镇化率达43%。

——科技进步取得明显成绩。大力推广高、新和实用的生产技术,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2010年,社会就业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社会保险覆盖率达80%,建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集救助、扶贫济困、结对帮扶为一体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加快普及高中教育,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以上;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居民每千人拥有医生达到1.87个。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取得明显成效。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50万人以内,人口质量和素质进一步提高;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较大改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耕地总量动态基本平衡,质量明显好转;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70%。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8%和6%。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5平方米,农村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是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崇阳是个山区农业县,在“十一五”期间,要采取得力的措施,在国家不断强化的惠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下,使农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其重点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缓解“三农”问题。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6.2亿元,年均增长6.5%,农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年均增长6.0%

1、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10亿元,进入农业产业化的农户达到80%,从产业化中获得的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例超过70%。一是扩大水稻、油菜、红薯、黄豆等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经销一体化的经营规模。全县优质水稻面积达到25万亩(含复种面积),优质油菜面积达到10万亩,特种优质薯面积10万亩,优质黄豆10万亩。二是扩大雷竹、楠竹、水竹等竹笋业和竹类加工业一体化经营规模。雷竹面积达到6万亩,楠竹28万亩。三是发展优质草场10万亩,扩大山羊、肉牛、瘦肉型猪等牲畜饲养和加工一体化经营规模。四是扩大蜂蜜、野菜、食用菌等农产品加工规模,管理培育好10万亩野桂花蜜林木资源,饲养蜜蜂1万箱。

1)种植业:“十一五”期间,一是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提高我县粮食的整体品质,到期末,粮食总产量达到22.5万吨,其中无公害优质稻总产量14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3.4%;粮食商品率达到48%。二是大力发展蔬菜、油料为主的经济作物,建设一批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23万亩。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打造“天城牌”地理标志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提高以“天城”地理标志品牌的“崇阳米、崇阳菜”的市场占有率。至2010年,全县种植业总产值达到6.4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3%,年均增长42%

2)林业:重点是搞好森林资源培育、林产工业建设和壮大林业经济。一是加强资源培育,要以生态公益林项目、日元贷款造林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封山育林项目和楠竹丰产林项目等为建设重点,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四旁植树造林,从根本上转变植树造林方式,实现由“造林”向“养林”的转变,森林资源由量的扩张阶段向质的提升阶段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52.7万亩,封山育林600万亩次,新增森林面积42.4万亩,使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8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59.1%提高到70%;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由现在的198.3万立方米增加至368万立方米。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快发展笋竹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对现有竹林资源进行培育改造,在全县建成15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其中楠竹10万亩,雷竹5万亩。二是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在搞好现有竹胶板、竹地板项目建设的同时,新上中密度纤维板,木塑材料等项目,力争到2010年,全县林产工业实现年产值3亿元,实现年利税8000万元。三是大力挖掘林业经济发展潜力,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壮大林业经济实力。

3)畜牧业:一是转变传统观念,突破性地发展秸秆养畜(禽)和种草养畜(禽),改变传统的养畜(禽)方式,树立“牛羊当猪养,草当粮菜种”的新观念。力争年均出栏肥猪26万头,肉羊5万只,菜牛1万头,出笼禽类120万只,禽蛋6000吨,生产蜂蜜500吨。二是突破性地抓好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示范样板,重点在沙坪、石城、天城、白霓、铜钟、青山六个乡镇发展外二元母猪8000头,生产优质外三元瘦肉型商品猪,在肖岭、路口、港口三个乡镇,共发展内二元母猪3000头,生产内三元瘦肉型商品猪。在桂花泉、金塘、高枧三个乡镇,共发展国内良种母猪2000头,生产二元商品猪。在桂花泉、高枧建立4000只能繁母羊的南江黄羊种羊基地,满足全县种羊更换的需要。在天城建立1万套良种父母代种鸡场,建立2个年总孵化能力达200万羽的孵化中心,基本满足全县雏禽的供应。新建牛羊冻精配种站,开展牛、羊冻精配种工作,提高牛羊受胎率和产犊(羔)率。以乡镇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全县设立多个牲畜配种点,全面开展猪、牛、羊的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在天城、青山两镇办2个牛羊圈养示范点,推广秸秆氨化、微贮处理后喂养牛羊技术。在桂花泉、路口、高枧三乡镇办好3个种草养畜示范点。办好四个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即铜钟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小区、桂花泉优质肉羊养殖小区、雨山优质商品牛养殖小区和天城优质禽蛋养殖小区。三是改良天然草场,发展人工草场,“十一五”期间,争取改良草场10万亩。四是搞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县防疫检查设备,保证防检工作顺利开展。

4)水产业:重点是抓好水产养殖,增强产业后劲。一是建设石城优质鱼养殖基地。面积1万亩,其中精养高产面积5000亩,网箱养鱼面积10亩,休闲渔业基地400亩,使其年产量达到600万斤,产值2000万元。二是调整水产品结构,抓好名特优水产品的发展,以青山水库为依托,大力发展银鱼养殖,力争银鱼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120吨,产值达到168万元。利用青山水库的冷水资源,开发鲑鳟鱼、虹鳟培育和养殖。利用浪口温泉资源,开发热带鱼养殖。三是调优养殖方式。实行轮捕轮放,做到均衡上市,平抑淡旺,提高比较效益;实施鱼苗繁育、鱼种培育、成鱼养殖一条龙的系统生产;推广8020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多物共栖、多物利用、种养一体的高效生态渔业模式。至201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万吨,渔业综合产值达到1.2亿元。

5)特产业:“十一五”期间,全县重点抓好五个产业板块建设。一是在稳定现有的万亩茶园的基础上,新发展无性系茶叶1.3万亩,使总面积达到2.5万亩,有重点、有方向地发展有机茶产业,重现茶业辉煌。二是进一步扩大桑园面积,做大做强桑蚕产业,争取五年新发展桑园0.6万亩,使桑园总面积达到1万亩。三是在对现有柑橘园品种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再新发展柑橘1.2万亩,使其总面积达到2万亩。四是适应市场需求,打响绿色品牌,恢复性发展油茶生产,使其总面积达到20万亩。五是发挥传统优势,在改良现有品种的基础上,扩大梨、柿、枣、桃、李等水果栽种面积。此外还应有计划地在全县各地有选择地发展中药材产业。

2、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我们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今后五年乃至长期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在“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的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全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把全县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陆水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崇阳盆地防洪治涝工程体系,使天城、白霓、青山等重点产业集聚区防洪标准由7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搞好青山、台山等病险水库整险加固,争取新建金塘、木三李、神口水库,加强以青山水库为主的水库防洪预报和调度,建立大中型水库应急预警体系,保障保护区内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当家塘堰的维修和管理。二是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青山、台山、石壁、香山和杨林桥等灌区建设与改造,提高渠系灌溉能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解决缺水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三是配套小城镇建设,高标准实施城镇饮水工程,重点建设肖岭、石城、桂花泉、白霓、青山、铜钟、港口、路口、金塘、高枧、沙坪等11个集镇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3.2万吨,为乡镇发展提供用水保证。四是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坚持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综合治理水、路、厨、厕、圈,努力实现农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主要内容是实施农村“五化”(即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和美化)、三通(即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一建三改”和“五改三建”,即户建一口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圈、改厕,有条件的地方配套改水、改路、建生态家园、经济庭园,在“十一五”期间,全县规划“一建三改”8000户,“五改三建”4000户。

2)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种植业机械化,巩固提高加工机械化,稳步发展养殖业机械化,逐步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手工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步建立起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农业机械总动力14万千瓦,拖拉机1000台,配套农具2500台,农用运输机械1200台,收割机械200台,植保机械2000台,排灌机械3000台;主要农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机械耕整70%,机械收割30%,机械脱粒90%,机械播种15%,机械植保85%,机械运输90%,机电排灌80%

3)基本农田保护。要确保全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逐步在全县平畈乡镇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基本农田8万亩。加强农业土地整理和开发力度,建设稳产高产农田18万亩。

4)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服务体系。妥善化解村级债务,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户的能力。积极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个体经营户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鼓励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各项农业服务。

5)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农业生产高新技术,推广先进适用、辐射面广、效益显著的农林牧渔优良新品种及种植、养殖、加工技术,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实施六大科技工程,即:动植物良种工程、绿色农业科技开发工程、优势特色农产品提升竞争力科技工程。抓好优质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水果的技术应用,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建设九大农业科技产业基地,即笋竹基地、优质稻基地、瘦肉猪基地、草场畜牧业基地、种禽基地、药特基地、野桂花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优质水产品基地,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达到30项,星火计划达到15项。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其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第一项任务。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全面完成现有公有制企业的改革,实现工业经济民营化;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以目前的天城工业园为基础,建设崇阳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区三园”(青山工业园、石城工业园、白霓工业园),支撑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同时要在沙坪、路口、桂花泉等地创建新的专业工业园,以这些园区为载体,逐步形成工业产业聚集群;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崇阳经济开发区和各工业园为基础,以优惠政策、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引企进区、进园,使之成为招商引资平台、经济发展亮点、生态建设示范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8.8亿元,年均增长15%,增加值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到17.45亿元,年均增长20%,增加值达到5.65亿元,年均增长20%。其重点要打造一批亿元企业,逐步形成卫材、建材、木材、矿产业、食品业和印刷包装业等六大产业集群,到2010年,这六大产业群产值力争达到20亿元。

1、医用卫材纺织产业群。

充分发挥我县医用卫生材料纺织业的现有优势,紧紧抓住目前国内外医用卫生材料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的机遇,以巩固和提高我县医用卫生材料业在省内的领先地位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稳健公司、中健公司、青山世证公司、腾飞公司等骨干企业,带动其他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争取五年内使我县以医用卫材为主的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在省内排位进入前三名。认真解决当前我县医用卫生材料行业设备老化、设施落后、产品单一和附加值不高等突出问题,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重视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效率,使我县的卫材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重视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打造全新的卫材产业集群。鼓励现有企业向纺织高档面料及成品服装方向发展,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全力支持加快建设展化纤项目。积极支持天南星公司在扩大X光医用跟踪线生产规模的同时,搞好人造血浆项目、青蒿素加工、逆渗透可溶纱布、防中子辐射纤维等高科技医用产品的开发。

2、建材化工产业群。

依托我县石灰石资源优势,改造传统建材工业,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形成以水泥、新型墙体材料、装潢材料为骨干,以石材、河沙开采及制砖为补充的建材工业体系,通过5年的发展,全县建材化工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重点加快慧安水泥公司新型干法旋窑和化工涂料项目的实施,支持兼并其他水泥厂,便于慧安水泥公司形成集团化生产,建成年生产水泥150万吨,建筑化工涂料1万吨,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大集团公司。加快文化石等石材业的开发,力争在五年内形成年产石材2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1亿元的规模。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河沙、石灰石资源,生产环保型建筑用砖。

3、矿产冶炼产业群。

应以提钒、炼锑、采煤和其他有色金属开发为主,大力发展矿产系统产品,由原料生产型向原材料生产与深加工并重转移,到2010年,矿产冶炼工业总产值要争取达到6亿元。在对石煤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中,重点开发钒系列产品。坚持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采用国内外最新工艺技术,着力解决钒产品生产中污染问题,搞好环境保护,坚决制止小规模开采钒矿石和小钒厂土法提炼造成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以支持京钒冶炼公司实施石煤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将京钒冶炼公司打造成我县的钒产业龙头企业。同时,加快青山钒铁厂等几家企业的工艺、设备、环境治理配套方面的改造,五年内使五氧化二钒产量达到1000吨,钒铁产量达1000吨,钒产业产值达到5亿元,利税过5000万元的规模;搞好白霓章家顶块段和铜钟案山块段煤炭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并积极付诸实施;扶持青山锑业公司、路口锑品厂,引进资金、技术,锑产工业在五年内总产值过亿元;搞好白云石资源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我县矿产业的一个新亮点和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锌、钨、硅等其他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详勘和规划论证,科学地进行开采和利用。

4、食品加工产业群。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产业化为契机,以提高食品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卫生、健康、标准为目的,大力发展食品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津津小麻花、瑞发竹笋、天城香丝大米、三普桂花蜜、浪口矿泉水五大品牌为主的食品工业新格局,总产值达到2亿元。重点是:以众望公司为龙头,以白霓镇、天城镇为基地,发挥“津津”牌麻花品牌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品牌优势,力争到2010年形成产值过亿元甚至几亿元的规模,使我县成为闻名国内外的小麻花之乡;以瑞发公司为龙头,构建营销网络,加速科研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强固基地建设,努力把我县建成华中地区食品笋大县;发挥省级优质稻生产基地县的优势,建好10万亩优质稻基地,以天城香丝大米为品牌,进行优质米深加工,形成年生产能力5万吨规模;扶持三普蜂业公司进行野生桂花蜜系列蜂产品开发,突出保健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浪口、桂花泉、青山等地的优质矿泉水的开发。

5、印刷包装产业群。

我县近年来的印刷包装业发展较快。目前已有宗阳印刷包装、天人印刷、文昌印刷、恒升印刷包装、金源包装等多家印刷包装企业,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要采取积极措施扶持印刷包装企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县工业经济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到2010年,印刷包装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

6、森林产品加工产业群。

近两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我县的森林资源蓄积量进一步增加。“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现有竹木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扩大生产规模,搞好产品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重点加速成林基地建设,按林纸一体化要求,抓紧筹建年产5万吨纸浆项目,带动发展我县制浆造纸工业,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新建年产1万吨木质聚合材料项目,到2010年,使我县的森工产品产值超过1亿元。

在上述六大产业中,应突出抓好钒产业、卫生材料业、建材化工业三大重点,同时,注意抓好未来5年及以后工业发展产生的其他新兴产业。通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使我县工业经济能够在近五年之内打一个翻身仗,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我县经济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此外,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芭茅杆、杂竹、竹杈、竹竿等资源,在县板纸厂成功改制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重振造纸业雄风,到2010年使造纸业规模达到5万吨。

四、大力建设小城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相伴而行的,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在“十一五”期间,我县的重点是要发展小城镇建设,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搞好中心村建设。要把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发展县域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开发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城镇县。

1、做好小城镇发展规划。

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环境友好的原则,以天城镇为中心,以106国道与崇青公路为纽带,以天城、白霓、青山、石城为重点,统筹规划好沙坪、桂花泉、路口等集镇建设;设立肖岭镇,统筹规划好肖岭、高枧、港口、铜钟等乡政府所在地集镇建设。

2、搞好小城镇的硬件建设。

在搞好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加快实施小城镇化建设。天城镇要依托老城区向四周扩展,在搞好老城区改造的同时,搞好城北新区、城南工业区和陆水河(城区段)两岸的美化工程建设,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完成城区外环建设,到期末建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相映、别具风格”的山水园林生态城镇,城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白霓、石城、青山要按照各自的特色,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风格各异、和谐文明的生态小城镇,成为全县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典范。桂花泉、沙坪、路口和金塘等四个集镇建设要充分展示崇阳的特色和魅力。肖岭、港口、铜钟和高枧等乡政府所在地,要突出山区小集镇的特色,不过分追求面积和规模,要注意精、绿、美、亮和功能,要逐步建成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满足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方便山区人民对外联络的山区明珠小集镇。力争建成包括青山镇在内的106国道沿线乡镇管道供气体系。

3、搞好中心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认真搞好中心村建设。要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特点,科学安排山、水、田、林、路、电(包括电视、电信和电力)以及排污、燃气管道建设,科学安排农、工、贸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要突破乡镇、村、组的行政界线的限制,统筹规划好中心村的发展和建设,要把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板块,要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4、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要提高小城镇服务发展县域经济的功能,要采取尊重民众的意愿,优惠灵活的政策扶助,全方位吸引多方投资进镇、进村,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要把发展小城镇经济同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资金、技术、信息的比较优势,逐步建立起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公益事业体系,利用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把发展小城镇经济同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安排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结合起来,不断化解农村和城镇的就业问题。把发展小城镇经济同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让每个小城镇和中心村都成为我县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基地和县域经济的亮点。

五、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突破性发展旅游业。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发展我县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十一五”期间,要认真抓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搞好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着力开发“浪口温泉度假区”和“金沙旅游度假区”,将浪口温泉建设成全省乃至华中地区有名的温泉露天浴场;将金沙建设成省级自然风景区;将桂花林场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争创国家级森林公园。一是着眼鄂南旅游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带,按照建设八个旅游景区、开发五条绿色走廊、装扮三个旅游城镇的基本思路,搞好景区规划和建设,使崇阳民俗文化村、桂花林场森林公园、浪口温泉度假休闲区、洪下观光游乐园、商周古文化遗址游览区、天城中心旅游区、金沙避暑休闲区既融为一体又各具游览特色;天城—洪下、天城—桂花林场、天城—沙坪、天城—青山、天城—路口—港口五条绿色走廊尽显山水风光,充满田园气息;天城、白霓、沙坪三镇成为展现我县社会人文风貌的窗口。二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针对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按“食、住、行、玩、购”需求,加快开发和发展餐饮业、宾馆业、运输业、游乐业、商业及旅游产品生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集资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四是十分珍惜环境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特别注意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自然风貌。到2010年,通过全面建设和发展,使旅游总产值占全县GDP12%,旅游业成为崇阳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要运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加快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需求,建立县域现代物流产业群。重点建设农贸市场、综合超市、便民超市,大力培植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主物流企业、物流信息企业。努力改善物流企业投资环境,大力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加强天城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使天城地区成为我县现代物流中心,新建或扩建天城、白霓、路口、沙坪、石城、金塘等农贸市场。到2010年,我县年物流量达到80万吨。

3、积极发挥金融业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作用、金融信息中心作用、资金枢纽作用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依托,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县域诚信机制,培植政府信用,建设诚信社会。加强金融机构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为外商外资进入我县提供信贷和资金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加金融服务品种,优化预算服务和现金服务,推行承诺服务和限时服务,扩展中间业务范围,开办企业账户余额报告管理、锁箱业务等新兴中间业务。开办商业票据贴现业务,以及贷款承诺、贷款保证等涉外资产业务。建立良好银企关系,发挥银行中介和咨询功能,为企业提供理财服务。优化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4、加快建设商贸市场。

“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利用现有市场,调整结构,合理布局,提升功能。要结合小城镇建设,认真规划和建设好天城、白霓、沙坪、石城、青山等乡镇市场商贸和农贸市场,规划和建设好肖岭、桂花泉、路口和金塘等乡镇的贸易市场。其中天城城区要搞好城西市场、城北新区农贸市场、白泉农贸市场、打鼓墩易贸市场、天城粮油交易专业市场、天城农资专业市场和天城竹木专业市场等七大市场建设。要抓住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机遇,积极融入武汉等大中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促进我县名、特、优及鲜活农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武汉乃至全国大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采取集资入股等方式兴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市场管理由各自为政向联合管理转变,估算税(费)粗放式管理向建账制精细式管理转变,市场经营由自然定点混合式综合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变,纯经营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由立足本地向吸引外来客户和市场经营转变。切实加快市场建设步伐,改变市场落后面貌,逐步实行市场室内经营。强化市场综合治理,完善市场服务设施,提高市场管理、治安、防火、卫生水平。

5、积极创建要素市场。

加快建设技术市场,建设县域技术创新体系,连接国内技术市场网络,加强同国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引进和协同攻关,加速科研成果在我县的转化率,提高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县人才和劳力市场,与国内大中城市形成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和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引进和培训工农业发展急需人才,实现信息互通、网络对接、资源共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广开就业渠道。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切实提供能源保证。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我县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上升。1)电力:预计到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是现在的2.07倍,2020年用电量将更大。到2010年,建成以220kV鹿门变为电源中心,110kV崇阳、白霓、石城三站为骨架,以35kV路口、港口、金塘、青山、沙坪、天城、桂花泉735kV站为输电网络的供电格局。110kV崇阳变、35kV备用双电源,在110kV崇阳变—110kV白霓变—35kV青山变—110kV石城变—110kV崇阳变,110kV崇阳变—110kV石城变—35kV桂花泉变—110kV崇阳变间形成两个环网,使崇阳、白霓、石城三座110kV站、青山、桂花泉两座35kV站实现双电源供电,935kV110kV变电站全部实现双台主变供电,使崇阳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能较好的满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水能:加速水电建设,在改造和增容现有水电站的基础上,争取新建金塘、木三李、神口三座水库电站,年增发电量4900万度。3)煤炭和其他能源:着力开发劣质煤发电项目,逐步开发农业秸秆造气、沼气等再生能源,推广应用风能、太阳能等永久性能源,切实做好大湖山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

2、大力构筑交通网络。

“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将坚持以公路运输为主体,以高速化、信息化为目标,完善路网布局,提高路面等级和综合运输能力,实现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构建起内畅外联的公路交通大网络。到2010年,通车里程达到23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公里,一级公路15公里,二级公路205公里,三、四级公路2039公里。全县公路实现等级化公路运输站场8个,其中:二级客运站1个,二级货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3个,五级客运站3个,等级航道107公里,新建陆水大坝500吨船闸,内河渡口47个,使我县航道运输直通长江。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通村公路268条、1464公里建设,基本完成硬化通村公路。在全县形成以杭瑞高速、106国道、横路线、崇仙线、白界线、崇赵线为主骨架,通乡达村的县域公路网为依托、通达武汉和全国大、中城市的高速高等级的公路交通体系;以陆水河道为主的水上交通体系。抓紧做好温泉—南昌铁路崇阳段的前期工作。

3、努力拓宽信息渠道。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按照国家和全省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采用信息新技术、新业务,将现有电信信息网改造优化成为一个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的全能型综合信息网络,着力发展移动通信(3G)、无线市话(PHS)和村村通工程,着力推进“三网融合”,不断提高我县信息化水平,以推进电子政务为重点,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加快建设科技信息保障平台,科技信息网络平台,联网长江科技网,办好崇阳兴农网,加强重点项目库建设,形成商务信息资源及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我县资源整合、产业调整、产品升级、现代物流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强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联网,形成资源共享的高速信息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县信息产业现代化水平,到2010年,电信业务总量预计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13%,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万户,移动用户达到6.5万户,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0万门,ADSL上网用户1.6万户,上网企事业网页制作达到100家,ADSN端口达到4.5万,专线(大客)接入端口100个,新建宽带小区100个。

4、积极办好广播电视。

“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要达到100%。进一步抓好农村广播电视光纤网络覆盖,光纤网络通村率达到85%,其中60%的乡镇通村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以上,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力争40%的有线电视用户看上数字电视节目。建成县到12个乡镇的高速、宽带、双向网络,全面开展有线电视扩展业务和增值业务。开展广播电视数字化工程建设。2008年前完成数字传输大楼的建设。2006年开始数字化前端设备的安装调试,此后,每年新增数字电视用户1000户,到2010年实现20%左右的有线电视用户数字化。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组组通”工程建设。使20户以上的自然盲村逐步实现通广播电视。电视台实现数字化、交换网络化。建成节目制作、传输网络平台和存储共用系统,实现县、市、省节目互传互通。发挥广播电视宣传喉舌作用,大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崇阳电视台要实施精品战略,强化精品意识,精办频道,精办栏目,精办节目。

七、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

重点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有大幅度增长。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利税率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1、加快科技应用和科学普及。

一是坚持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行经济出题目、教育出人才、科技做文章。二是大力推广和应用实用科学技术,如农业良种良育技术,绿色无公害种养技术,农业病虫害预警和防治,人工影响天气和避灾减灾技术,采矿新技术,建筑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新技术,城镇垃圾综合处理和利用技术,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新方法,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新方法,现代医疗诊治和医药应用技术以及各项工业生产高新技术。三是搞好科技培训和科技普及教育,进一步增强各类学校、培训机构及科普基础设施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与传播功能,继续大力实施“科学素质工程”,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四是认真学习对外贸易规则,搞好标准化生产,同时要根据自己的特色产品,制定好技术标准。

2、努力提高教育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县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和整合教育资源,巩固基础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到2010年,全县完全小学达到100所,初中20所,高中5所,其中优质高中2所;小学学生入学率达100%,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9%,高中学生入学率达到80%,其中农村高中学生入学率达到70%。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逐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到2010年农村幼儿均享受学前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争取2006年全面进入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争取2007年高中全面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初中、高中学校有卫生室、心理辅导室,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均成立学校红十字会。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力争在2006年新建成一定规模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积极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镇就业和下岗、轮岗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到2010年全县经职业技术培训并持有劳技合格证书者达到80%以上。

3、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

坚持使用人才与培养人才有机结合,每年将人才的四分之一进行继续教育,更新和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就地取材,将热爱本职工作的有志青年输送到大专院校培养,毕业后回本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享受人才的同等待遇。县财政要建立人才资源开发基金,每年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和人才的继续教育等工作。充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到大专院校和县外单位引进部分急需的人才。通过“逢进必考”的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聘,对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才应采取保护政策,尽可能延长其使用期,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制定人才激励机制。要尽快制定人才开发管理的优惠政策,设立“人才奖励基金”,要用机制激活人才,用制度保护人才,提高人才的政治、经济待遇,激励人才脱颖而出,投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于成绩突出的要选拔到领导岗位使用;加重人才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适当比例;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党、团组织;优先安排具有高级职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子女就业;树先进、立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尊重。对业务能力强、工作努力的低职青年人才实行低职高聘,落实待遇。按市场化要求,对于急需紧缺的人才,只要能为我们所用,就不拘形式,实行“柔性流动”,县外、县内一样对待。对于一些科技攻关、招商引资项目,可以采用“县校联姻”、“县所联姻”、“县企联姻”等合作形式和借调、兼职、智力支持、项目承包、技术入股等有效手段,借脑攻关、借才生财。逐步完善“绿色证书”制度,系统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能力,大力实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提高农民企业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营销大户的组织管理和市场经营能力。广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村组干部、农民技术员、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科技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加快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促进计划。”

八、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崇阳

1、加快改善社会保障。

争取用5年的时间,建立一套独立于企业事业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达到用人就业市场化,市场运作规范化,信息处理现代化;建立新型的劳动力管理体制,达到劳动关系协调法律化,工资管理宏观化,职业鉴定社会化,到2010年,全县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80%,涵盖各类企业和从业人员,城镇集体企业投保率达100%,民营企业达80%,个体工商户达到50%;参加医保职工达2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就业5000人,实现再就业3000人,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五项社保费征收与发放实现略有盈余、良性循环。

2、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

“十一五”期末,全县人口总量控制在50万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出生人口质量明显提高,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育龄夫妇享有初步的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工作的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一是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好地方性行政措施的制定工作,形成较为健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框架体系。二是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宣传品的内涵质量和群众的可接受程度,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渗透到社会各方面。三是全面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使全县育龄夫妇普遍享有较好的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育保健服务。到“十一五”期末,期内综合避孕率达到80%,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率达75%。四是建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制度,促进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五是把计划生育与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在资金、项目、科技、政策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帮助计划生育户特别是一些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认真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各项奖励和优惠规定,保证独生子女奖励金的兑现,办好独生子女医疗保险和父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列入生育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3、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重点是保护和治理青山河流域、陆水河流域(崇阳段),在“十一五”期间,要规划和建设好青山水库生态保护区,选定地方新建青山水库移民新村,将库区内的居民逐步迁入移民新村,还青山水库于自然。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集镇垃圾处理,加强农村饮水资源保护,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源安全;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扩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结合新型工业化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不断提高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结合森林绿化建设,积极搞好四旁植树、种草(花)等美化工程,不断提高人群居住环境质量,逐步建设一个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群众富裕与山川秀美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崇阳。

4、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实行中、西医并举,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全面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体制,使全县人民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优良、费用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警机制,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下,肺结核、肝炎、伤寒、乙脑、麻疹、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90%以上的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95%以上的行政村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基本消灭农村碘缺乏病;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够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咨询服务和基本治疗;所有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5/10万以下;婴儿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15‰以下;中医药应用率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15%以上;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5、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在全县基本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主要内容,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运转协调、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网络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立县级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增置社会救助电子网络信息化设备,到2010年,努力在全县建立集救助、扶贫济困、结对帮扶于一体的新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努力维护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项目,积极建立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层次、多功能、社会化的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改善五保人员供养水平。建立完善新的老龄工作机制,开辟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全社会关心老年人、支持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6、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深入开展文明崇阳建设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城镇、社区、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社区、农村、校园、企业文化等各类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力宣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在“十一五”期间,一是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崇阳县文化艺术中心”,使之成为集演出、展览、培训、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综合性文化设施;完成县博物馆馆舍建设,逐步完善配套实施;力争新建“崇阳县儿童乐园”,丰富少年儿童的假日文化生活;加强城镇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乡镇文化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实施文艺精品工程。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热情讴歌时代精神、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鼓励艺术创新,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推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动社区、校园、广场和企业职工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形成层次多元、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会文化新格局。四是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巩固“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成果,全面挖掘、整理、改革、创新提琴戏音乐,组织举办崇阳县提琴戏剧节,打造具有崇阳特色的地方文艺品牌。五是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和藏书建设。全面完成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完善图书信息自动化管理和与全省公共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加强藏书建设,确保“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称号。六是加快文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做好省、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七是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巩固乡镇文化队伍和阵地,积极稳妥地推行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兴办文化产业,大力支持农民兴办文化活动中心,发展文化中心户,认真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活动,积极引导、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八是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规范网吧经营行为,推动音像市场走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以优质、低廉、快捷的正版音像制品占领我县音像市场,全县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发展各具特色的娱乐种类和场所,开发新的娱乐形式,不断丰富娱乐业品种,加强对艺术培训和各类演出市场的管理,保证健康、有序、安全。九是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抓好演出、电影发行放映和文化科技等文化产业。鼓励多渠道筹资、融资、新办文化产业,到2010年,全县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到20个,力争兴办1-2个重点文化产业,年纯收入达到50万元。

7、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进一步普及群众体育。到“十一五”末期,95%以上的社区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在县城95%以上辖区设立社会体育指导站;全县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到50%以上;适龄学生达标率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业余训练。“十一五”末,参加业余训练人数人不少于400人,其中五个以上项目坚持长年训练的队员不少于200人,每年向省、市大专院校、运动队伍输送8-10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全县离退休10人以上的单位建立老年体育组织。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小型、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十一五”期末,全县老年体育人口力争发展到2万人。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改善体育设施条件。“十一五”期间,建成崇阳县体育中心。加快体育产业化发展步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立新的体育运行机制,鼓励以体为主的各种经营。搞好体育执法,规范体育市场,管好电脑体育彩票发行,积极引导扩大各种体育消费。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完成在2006年第十二届省运会、2010年第十三届省运动会上奖牌、金牌数任务。

8、搞好工青妇及档案史志事业。

要继续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女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保障妇女在就业、参政、受教育、卫生保健、法律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权利,进一步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妇女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程度;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终身教育水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进一步实现,全面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

档案史志事业主要是要加强档案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建设,新建档案馆库,丰富档案馆藏,配备必要的设施,加快档案馆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大力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加强档案法制宣传工作,建立和完善档案行政执法制度,加大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夯实全县档案事业基础。积极开展崇阳县第二届地方志书编纂工作,争取在2010年前完成1部《崇阳县志》、12部乡镇志及部分部门志的编纂任务。深入研究崇阳党史,争取到2010年编纂出版《中共崇阳简史》、《中共崇阳历史》、《中共崇阳县组织史》第四卷,坚持常年编写《崇阳年鉴》等地情资料。

9、加强法制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增强全民法律素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促进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是通过“五五”普法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紧扣时代主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社会文化氛围,全方位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二是注重培养公民的维权护法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民主监督意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为目标,大力加强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行政许可法》和专业法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大力开展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对有关“严打”整治斗争和扫除黄、赌、毒等专项斗争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继续开展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五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重点,广泛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加快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10、切实搞好公共安全。

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监管,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市场监管,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11、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加强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做到平战结合,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和完善国家、社会、群众相结合,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优抚保障制度和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退役士兵及军转、军休干部安置制度。以开展“关爱行动”为契机,努力完善抚恤、优待、补助、褒扬相结合的多层次优抚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双拥争创工作,巩固成果,保持荣誉,建立和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加强军地共建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地支持部队建设。到2010年全县基本建成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服务多方位的双拥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初步建立的条件下,实现本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1、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1)主要通过市场主体实施。本规划提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的发展方向,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的发展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各级政府要维护公平竞争,严禁地方分割和部门保护,不得干预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2)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实施。本规划确定的保持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努力实现。政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3)主要通过政府公共财政政策实施。本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普教育、促进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扶贫减贫、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国防动员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

4)主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实施。本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划、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管理、保护知识产权、调节收入分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社会建设和管理等的要求,主要依靠健康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和财税、价格等经济手段加以落实。

5)主要通过政府指导和统筹协调实施。本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必须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政府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不失时机地推进,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2、实施保障机制

实现本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除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外,还要通过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措施,为实现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公共财政政策。根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在县级财政支出方面,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向农村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向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防洪工程、排涝泵站以及大型灌区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业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科技推广以及农村建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的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帮困力度。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卫生建设,重点建设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投入力度。保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增加社会治安和交通安全保障经费。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大防灾减灾的投入。增加对公益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的投入。

2)产业政策。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增强对全县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和环节的扶持。按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通过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控制高耗能产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3)评估修订机制。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经中期评估需要修订本规划时,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描绘了崇阳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县“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崇阳_发改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