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山县厦铺镇,有一座海拔约1000米的山峰——三界尖,驻足山巅可眺望湘鄂赣三省。
三界尖北麓,大山溪流汇集而成的三界河流经一处有村庄、小丘、梯田、毛竹林的平地,这里河流变缓,水温较低,故得名冷水坪。
革命战争时期,冷水坪小有名气。因为,它是红军主力长征后湖北地区最后的游击根据地中心,鄂东南道委(相当于地市州委)机关所在地。
29日,记者慕名来到冷水坪,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拾级而上,鲜花满地,松涛阵阵,到达山顶,一座纪念碑巍然屹立。这便是冷水坪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底座记载着冷水坪革命根据地形成轨迹、鄂东南道委在冷水坪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等。
68岁的退休干部郑爱国说,碑体设计为两只手握着一支步枪,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
1984年春,郑爱国调至三界乡任副书记,常耳闻乡村老人讲述冷水坪那段峥嵘岁月,作为老苏区三界的父母官,他很想把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搞个清楚明白。
翌年春,郑爱国便组织了一个三人专班,以冷水坪为中心,遍访三界七十岁以上的开明老人,追忆那段让人难忘的历史。
1933年到1934年间,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由于错误的右倾机会主义影响,革命和红军蒙受重大损失,鄂东南道委机关被迫退守至通山县境内的洪港、大幕山等地,最后转移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冷水坪,带领红军和群众在这里坚持游击战争。
机关迁入前,红军十二师师长萧克奉命率部来到冷水坪,与红军独立团一起打退敌人的进攻围剿。萧克所部在这一带战斗约一年时间,与当地群众结下深情厚谊。
冷水坪人民一方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节衣缩食,为红军解决生活难题,全心全意支持革命,一方面踊跃送子送郎参加红军。当时一首诗歌唱遍冷水坪——“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
湖北省人大原副主任、老红军李平就是亲历者之一,他动情地回忆道:“那段岁月十分坚苦,缺衣少粮,缺枪少弹,只能吃红薯、苞谷、笋子、野菜,有时一个多月没盐吃,就把辣椒与笋子一起煮,而且战斗频繁激烈……”
据史料记载,在敌人多次疯狂的围剿中,冷水坪根据地4000多间房屋被烧毁,500多名红军被杀害,几乎每家都有人牺牲。
吴致民,鄂东南道委书记,因常留满脸胡须而被当地群众称为“胡子”,遂化名“胡梓”。1935年2月,冷水坪遭敌偷袭,吴致民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时至今天,厦铺镇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字写,一横长,胡梓来到我家乡。头戴一顶麦草帽,脚穿草鞋走四方,为我工农谋解放。”
1937年10月,在全民抗战的大旗下,鄂东南苏区集结共产党员、干部和红军游击队员400来人,整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奔赴抗日前线,为民族独立再建功勋。
1987年,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冷水坪建立烈士纪念碑,郑爱国专程到武汉登门拜访老红军李平。李平得知当地要建设烈士纪念碑,欣慰又感动,当面给予了设计指导,并设法筹资4万元,还亲笔为纪念碑题字——“冷水坪革命烈士纪念碑”。至此,纪念碑正式建成。
2003年,冷水坪革命烈士陵园被通山县委命名为党史宣传教育基地。前不久,冷水坪红色小镇旅游区入围“灵秀湖北·十佳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当天下午,一阵阵激昂嘹亮的歌声,在冷水坪山谷中回响。通山县百余民青年民警齐聚冷水坪,缅怀先烈事迹,学习红军精神。(焦姣 、孔帆升)
责任编辑:杨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