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油菜花、桃花、梨花、樱花等花种渐次迎来了花期。从大幕山头万亩野樱花的暗香浮动,到马桥建国畈、汀泗黄荆塘油菜花海金浪滚滚;从横沟印象林花逾千亩桃花灼灼,到双溪桥三桥村非洲菊竞相怒放……
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咸安各地赏花踏青,共赴这场盛大的春日之约,焕发出文旅融合的勃勃生机。
以“花”待客 呈现文旅融合新面貌
经历寒冬,野樱花被春风唤醒,迎来了最美花期。三月,咸安大幕野樱花首当其冲成为朋友圈中的“新宠”,人们纷纷驾车来到大幕山顶,在云海与风机中一睹野樱花的风采。
“快看,云海爬上来了!”3月19日星期六,在大幕山半山腰,一群摄影爱好者驻足于此,山风袭过,云海涌向山头,十分壮观。单反、无人机拍照声不绝于耳,纷纷定格美好瞬间。
大幕山不仅是山上的游客周末旅游的好去处,也让山下的村民幸福感显著增强。自大幕山樱花谷风景区和东源花海风景区开放后,“四好农村路”从山脚到山顶,自来水哗哗响,天然气熊熊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借“花”吃上了“旅游饭”。
在东源花海景区旁,“溪畔农庄”农家乐正在开门营业。村民郭龙斌本在城里从事餐饮业,每逢花开的旅游旺季和夏天避暑盛季,他都要赶回家来帮忙。
“在朋友圈里看到家乡的游客越来越多,不能错过这个商机。”郭龙斌专门请了一个星期的假,率先在景区旁开起了农家乐。三月份以来,他家平均每天能有十桌饭,每天的纯利润超过了一千五百元。
3月15日,新闻联播《花开铺锦绣 神州春意浓》聚焦咸安大幕乡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油菜花虽开在大幕乡,却灿烂在全国人民的电视屏幕前,让咸安文旅融合的发展号角响誉全国。
以“花”代言 擦亮乡村记忆新名片
3月27日,在咸安马桥建国畈油菜花海,古筝、二胡、琵琶与笛子共同奏响了一曲春色满园交响曲。“听说这里花海很漂亮,带着学生们过来拍宣传片。”音乐培训老师陈康说,“把音乐融入春色里,奏响了最美的交响乐!”
近年来,马桥镇以“花”为媒,精耕细作“美丽经济”,与湖北科技学院合作,打造出我市首个“乡村记忆馆”。
乡村记忆馆的前身是马桥镇曾铺村十组一处荒废许久的百年老屋,为了传承和保护当地特色文化,湖北科技学院联合马桥镇将这里打造成科研基地,通过多年的考证研究、抢修翻新。
马桥镇按照“主权到户、政府维修、集中使用、政府主导”的模式,结合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与大路徐村湾27户农户达成废弃旧民居修缮后政府可免费使用20年的协议,经过历时三年的打造,建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记忆馆。
受益的还有当地的村民。“低估游客的数量和购买力了!”吴秀琴感到些许“懊恼”。原来,她前两天准备的土鸡蛋、腌腊肉、水芹菜等农特产品,仅一个小时内就销售一空。
“今年我家的4亩油菜花地大概能产1200斤左右的菜籽,差不多可以赚一万多元。”吴秀琴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仅三月份,他们家只靠油菜籽和小超市就能纯挣两万元。在赏花的过程中,很多村民在景点处摆摊卖起了自家的农产品,使游客尽兴而来,满载而归。
近年来,马桥镇主打“留住乡愁”文章,油菜花海、乡村记忆馆吸引了周边的无数游客,不仅带火了乡村旅游业,还带活了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餐饮业等,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咸安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以“花”带路 凸显赏花经济新引擎
眼下,正是非洲菊的盛开季。走进咸安双溪桥镇三桥村花卉基地,五颜六色的非洲菊花开正艳。
基地负责人刘俊贤和员工正在打理花卉,包装鲜花,这些花要运往鄂南烈士陵园和城区各个花店,供清明踏青者购买。
近年来,随着文明祭扫深入人心,“鲜花”逐渐取代了“纸花”,刘俊贤抓住了这一商机,如今在村里已发展了将近500亩种植基地。
“清明节期间非洲菊的销量会大幅度增长。”刘俊贤说,“目前城区已经有十几家花店向基地订购了鲜花,下一步将在城区设立分销经营店。”
三桥村立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非洲菊产业,仅用三年时间就推动了花卉产业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关。
与此同时,在高桥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内,近万亩的向日葵基地、桃花园、郁金香园也迎来了播种或开花阶段。通过亲子游和研学的方式,高桥镇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如今,赏花游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咸安区坚持以文彰旅、以旅载文,切实将旅游与文化、民俗、农业、商业等一三产业互动,切实把农耕文化、美丽田园、生态农业村落等与周末休闲、亲子体验、研学旅行、康养养老等市场需求相结合,做强乡村的“大特色”,做精区域内的“小亮点”,利用不同要素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打卡点,叫响、擦亮了咸安乡村旅游文旅品牌。
春看花、夏观荷、秋摘果、冬赏雪,一年四季,借助乡村大舞台,咸安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从一场场赏花之约开始,看的是花,赏的是美景,让四方游客沉醉于生机活力的咸安。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