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方案》(鄂政办发〔2021〕31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现对《工作方案》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召开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各位“链长”带头示范,深入调研,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分链方案;各牵头单位和各市州积极行动,省农业农村厅抢抓机遇、强化服务,全省上下大抓农业产业化的氛围已经形成。为加快推进《意见》落地落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工作方案》。
二、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共三个部分,主要围绕《意见》进一步量化、细化、实化进行安排,对十条产业链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围绕“七化”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省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机制”“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等工作职责,以形成有力工作抓手。
第一部分是工作目标。明确到2025年各产业链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品牌培育等主要目标,总体目标与《意见》保持一致,同时鼓励“跳起来摘桃子”。
第二部分是工作措施。主要是7个方面22条具体措施。
(一)以规模化增强龙头带动力。一是扩大优质原料基地规模。分别明确优质稻、优质油菜、柑橘、蔬菜等十大重点产业优质种养基地规模。二是培育壮大头部企业。明确每条产业链培育5家左右头部加工企业。三是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
(二)以科技化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强农业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建设湖北洪山实验室等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二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解决一批产业链发展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三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省级龙头企业都有科技和人才培养支撑单位。四是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
(三)以标准化增强安全支撑力。一是推进生产设施标准化。柑橘精品果园率达到10%,创建3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二是推进生产加工标准化。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标准化体系,创建10个国家级、5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是推进产品质量标准化。力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全覆盖。
(四)以品牌化增强市场开拓力。一是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力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0个以上。“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继续领跑全国。生猪、茶叶、禽蛋等产业跻身所在行业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之列。二是打造企业产品品牌。每条产业链至少培育3个以上全国知名企业品牌。三是大力推介品牌。坚持以地域产生品牌、品牌影响地域,提高湖北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辨识度。
(五)以集群化增强链条聚合力。一是打造平台聚链。二是推进集群成链。加快建设潜江小龙虾、三峡蜜桔、鄂西北香菇和鄂西南武陵山茶等国家级产业集群。三是加快融合延链。培育10个以上休闲农业重点县。
(六)以多元化增强投入保障力。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用好财政资金。三是创新金融支持。对新挂牌或上市的龙头企业,给予50%的额外奖励。探索开展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和订单融资。四是激活社会投资。涉农市县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探索推广乡村产业发展“点状供地”模式。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核定扣除试点范围。
(七)以国际化增强产业影响力。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用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推进农业产业走出去,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扶持建设5-10个境外农产品营销平台、3-6个农业技术合作平台。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新格局。
第三部分是工作保障。从完善机制、加强调度、强化评估三个方面,对链长、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产业链牵头单位、专家团队的工作职责予以明确,以更好推进《工作方案》落实。
三、主要特点
《工作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明确工作思路。以“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多元化、国际化”“七化”为主线,形成7个方面22条措施。明确链长、联席会议办公室、产业链牵头单位、专家团队的工作职责,建立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聚焦短板弱项。我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3点,痛点是大龙头少、难点是大品牌缺乏、堵点是产业链不完整。《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从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到推进落实,都聚焦短板弱项,围绕消除痛点、解决难点、打通堵点来落实。
(三)做好两个衔接。《工作方案》对标《意见》,重点是围绕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落细。一是与《意见》衔接,在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细化,更有操作性。二是与十大产业链分产业链行动方案衔接,对十大产业链工作方案中重点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举措进行了突出和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