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琴戏的产生及发展

来源:崇阳提琴戏剧志 日期:2023-11-23 字号: 分享到:

二、提琴戏的产生及发展

晚清、民国初年,湖南临湘彭瑞生的琵琴(当地称嗡琴)戏班和李尧林既唱琵琴戏、又唱巴陵剧的戏班先后来到崇阳演唱卖艺十数年。抗战初年,临湘艺人蒋春保、李甲成、周怡生先后落户崇阳,或组班卖艺,或带班授徒,并在演出过程中,不断移植改编传统剧目和吸收崇阳本土音乐元素,扩大戏剧的演出规模,逐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崇阳提琴戏。

民国年间,崇阳境地有汉剧、花鼓戏(锣腔)和提琴戏三种戏剧上演。民间戏剧氛围浓厚。凡祭祀活动,时兴接戏班唱戏。民众认为,汉剧是大戏,只能在城乡有固定戏台的庙堂、祠堂和祖堂等地方演唱,没有固定戏台的地方接汉剧演唱有些不便;花鼓戏是小戏,虽适合在城乡固定戏台或临时戏台演唱,但政府视其为淫腔,经常遭到禁演,加之唱花鼓戏品位较低,祭祀活动有所不宜。为此,兼有品位较高、既适合在城乡固定戏台上演唱,又适合在农村临时搭台演唱的提琴戏便成为城乡祭祀活动的首选剧种,能长年在乡间集镇或县城公开上演。由于临湘琵琴戏和巴陵戏与崇阳民间音乐互相融合,在流传和演唱中,又得到官方的许可和民众的认同,至民国末年,该剧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多彩的声腔板式,灵活的演唱方式和独特的伴奏形式”(黄中骏语)的崇阳提琴戏,并赢得了崇阳群众的喜爱。解放前后,崇阳民间时兴接戏班唱戏,除敬神仙、供菩萨要唱“神案戏”、“还愿戏”,逢年过节、嫁娶祝寿、科考就职、祠堂落成、修缮做会要唱“庆贺戏”外,还有许多名目的“太平戏”、“丰收戏”、禁戏、把势戏等。提琴戏很快在崇阳落地生根,常演不衰,并迅速发展成为崇阳民间三大戏种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崇阳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物质生活有了保障,文化生活更加迫切,民众对提琴戏的喜爱程度倍增。各地以村落或姓族为单位,纷纷组建民间业余提琴戏剧团。至1957年,全县有业余提琴剧团66个,演艺人员1300余人,占全县(包括汉剧和花鼓戏在内)各剧种总数的80%以上,提琴戏几乎达到了普及的程度,涌现出一支有演艺天赋的文艺大军,造就了一批演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期间,面对蓬勃发展的剧团和群众喜爱的提琴戏,为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乡村业余剧团开展调(汇)演活动;县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引导民间剧团,配合清匪反霸、土改复查等中心工作,演唱一些经创作改编的新剧目,为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发挥过重要作用。有些创作改编的剧目还参加省、地民间剧团调(汇)演活动,并多次获得创作、演出奖项,著名民间艺人孟福昌等曾受到田汉等著名艺术家的接见。同时,迅速增长的民间业余提琴剧团演旧戏、演鬼戏也在增多,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虽作过禁止,但民间演传统提琴戏的情况仍有增无减。

1962年,崇阳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提琴戏的唱腔曲调进行挖掘整理。19641月,湖北省艺术学院同县文化馆对提琴戏音乐重新记谱。“文化大革命”期间,提琴戏被视为“淫腔滥调”,遭到禁演。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琴戏重获新生,农民演唱提琴戏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原有的乡村业余提琴戏剧团纷纷恢复,原来没有剧团的乡村也纷纷办起提琴戏剧团。继1980年县文化馆创办提琴戏演出队后,白霓公社、大源公社相继成立专业提琴剧团,农村还出现了以父子、婆媳为主体的家庭剧团,并不断加大设备投入,演出质量提高。至1985年前后,全县乡村业余提琴剧团恢复到60余个,新成立县、社专业提琴剧团3个。

1982年,崇阳县政府解决招工指标,将县文化馆1980-1981年选拔进县提琴戏演出队的人员招收为大集体性质的职工。1984年将演出队更名为崇阳县提琴戏剧团,作为提琴戏的改革试验基地,既演唱经改革的提琴戏,又为全县农村业余剧团作示范演出和专业辅导,为乡村业余剧团表演质量的提高发挥了作用。还先后编排剧目90多台,演唱遍及湘、鄂、赣周边10多个县、市,扩大了崇阳提琴戏的知名度。 

1985年,中共崇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把发展提琴戏剧事业,提高乡村业余剧团的演出水平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成立“崇阳县提琴戏学会”,发展会员,组织业余提琴戏剧团开展调(汇)演活动。县文化部门成立辅导专班和研究专班,组织力量对提琴戏进行挖掘、整理和改革创新,先后收集提琴戏资料200多万字,并将崇阳提琴戏老艺人演唱的各种唱腔板调及伴奏弦乐、管乐、鼓乐等录制成音像资料。1989年,经县文化馆副馆长金亚敏等人整理、署名黄中骏等编辑的《提琴戏音乐》一书,由著名戏剧作家曹禺题写书名,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县文化局创作室邓雨露等人创作或改编的提琴戏《双合莲》《纸鸢记》和移植的现代戏《八品官》等剧目均演出超过百场,其中,《双合莲》作为提琴戏的代表剧目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录音录相播放。县文化馆整理的6万多字的提琴戏音乐资料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北卷》。

80年代,崇阳提琴戏出现三个变化。一是女性登台演唱,改变了过去清一色男性演员的局面,队伍更显年轻化;二是经过各类学习班的培训和县剧团的示范,演员唱、做、念、打的表演更趋艺术化;三是舞台陈设、乐器配置、灯光音响等演出设备和形象有突破性的变化,提琴戏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

90年代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在蹲点的所在村带头创办提琴戏剧团和每两至三年举办一次提琴戏剧节的推动,全县乡村业余提琴戏剧团一度增加到89个,保持常年有演出活动的达60个左右;有农民演艺人员1700余人。他们活跃在崇阳乡村,服务于基层群众。据统计,1982-1997年,乡村业余提琴剧团年均演出1500余场次,观众年均40万人次左右,极大地满足着崇阳人民群众对戏剧文化的需求。至2014年,崇阳县连续举办九届提琴戏剧节,届届万人空巷,成为崇阳群众的文化大餐。

19992000年,崇阳县先后被湖北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但是,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和农村青年演员部分外出打工,全县乡村业余提琴剧团已出现歇业或散伙状况,加之声腔改革中丢掉许多提琴戏的传统特色,观众对提琴戏的欣赏情绪有所降低。2002年、2005年,第五、第六届提琴戏剧节期间,虽有10来个乡村业余剧团和私营剧团参加,但过后多数自行散伙。虽然出现少数提琴戏爱好者私人投资试办提琴剧团,但演出能坚持三五年的不多。20074月,换届后的县提琴戏协会以“巩固传承”为己任,以“发展繁荣”为目标,倡议振兴传统提琴戏。随后,部分提琴戏爱好者看好潜在的演艺人才和市场需求,创办私营提琴剧团的增多。至2008年,私营提琴戏剧团增至8个,长期演唱提琴戏的崇阳县汉剧团加挂起崇阳县提琴戏剧团的招牌,全县从事戏剧演艺的专业人员达两百余人,出现唱传统提琴戏声腔板调的剧团演出市场火爆,看传统提琴戏的观众热情高涨的现象。传统提琴戏很受群众欢迎。至2014年底,全县专业提琴戏剧团1个、私营剧团15个、村办剧团3个;以演戏为主要职业的演艺人员300余名。他们各自开辟演出市场,形成相互竞争的态势。这些剧团,演员阵容比较整齐,演出设备比较齐全,并有一定的演出质量,活跃在全县城镇乡村,奔走于崇阳山水之间,随叫随到,随到随演,成为活跃崇阳人民文化生活的生力军;同时,全县还保留着2 000余名有业余演出经历的后备军。

2006年、2008年,崇阳提琴戏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当代中国地方戏曲领域的一大奇葩。


责任编辑:杨伟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