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崇阳提琴戏的变化

来源:崇阳提琴戏剧志 日期:2023-11-23 字号: 分享到:

五、崇阳提琴戏的变化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各项事业的改革时期,提琴戏也不例外,经历了各种改革,并发生了许多变化。如:演艺人员,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男性和男扮女妆的习惯,男女同台演出,女性渐成剧团的主力。乐器方面,自80年代后,作为主奏乐器的提琴由丝弦发展为钢丝弦,短杆长简改为长杆大简,各剧团普遍用湖南株洲乐器厂制作的大筒代替自制的龙头提琴;其他协奏乐器增加多种,自90年代始,各剧团在原提琴、唢呐、二琴、板鼓、堂鼓、夹手、小锣的基础上,增加扬琴(电子琴)、笛子、低胡等。因乐器的花色品种增加,提琴戏的音乐质量不断提高。表演方面,演员普遍掌握基本动作要领,注重戏剧情节的表演程式。舞台美术方面,随着地方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主办业主的经济能力,演员服饰由朴素简单逐步转向鲜艳华丽;按照不同剧本角色的要求,吸收汉剧、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增加了演员的面部化妆,丰富了舞台表演的美感。舞台陈设方面,乐队由初期草台戏在台中间桌边演奏,移至戏台旁边左侧演奏,成为名副其实的舞台戏。尤其是2005年以后,舞台灯光、布景、音响、字幕、扣麦扩音等诸多硬件设备逐步增强,提琴戏的品位和质量提高。

经过改革的提琴戏,其艺术水平虽有提高,但传统的戏剧曲艺丢掉不少。乐器方面,传统提琴戏的锣鼓点子打法减少,京汉楚“三合一”的打法增多。表演方面,传统提琴戏中的甩发功和难度稍大的一些表演技法无人学唱,一些戏迷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无人担纲出演,观众欣赏情趣减弱。台词道白丢掉地方戏的本土话,用汉话、京话、湘话“三夹腔”。尤其在演唱腔调改革过程中,改革者在没有实践经验丰富的老艺人的参与下,脱离《提琴戏音乐》理论的指导,加之缺乏明晰的保护、传承思路,将传统提琴戏的几大主要板腔音乐改为缺乏感染力的新正调、新哀调、新一字调、新拖子、新原板,致使应崇阳广大群众欣赏习惯而生,并迅速繁衍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崇阳提琴戏失去了传统特色。随着私营性质剧团的出现,剧团组成人员由以前一地或一村组成到后来多为临时搭班,变动性大;加之从事戏剧演艺的人员由娱乐性向营利性转变,“喊剧”成份增加,有的还借改革之名,把花鼓、黄梅、歌剧充斥其间,提琴戏成为“大杂烩”,还美其名曰“杂交”热闹,提琴戏出现变种之势。

由于时间的变迁和人员的变化,1980年后从事戏剧事业的第四代艺人,因其学艺经历从改革中过来,已成习惯,并成为后期演艺队伍的主力队员;但崇阳提琴戏的第三代老艺人和大多戏迷观众,因其传统的演艺经历和固有的欣赏习惯,只对其戏剧表演形式方面的改革表示接受,对唱腔音乐的改革却很有反感。演唱腔调的改变对崇阳提琴戏的传统特色带来很大的冲击,有悖于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

2002年第五届提琴戏剧节以来,一批年老民间艺人、不少戏迷观众对此提出了许多意见和批评。有人到文化部门询问:“你们提琴戏剧节怎么办成了花鼓戏节?”有人找到剧目排导人当面指责:挂提琴戏的招牌,唱的不是提琴戏,是大杂烩!”还有人投书报刊呼吁,或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保护建议案和提案,请求恢复原汁原味的提琴戏。

2008年前后,全县常年演出的私营剧团每年有10个左右。凡演唱传统提琴音乐的剧团,年演出均在200场次以上;凡演唱杂腔新调的剧团,年演出不过百余场次。一些剧团还经常碰到群众接戏时,把是否会唱传统提琴戏作为演出成交的必要条件,充分反映出崇阳戏迷观众对传统提琴戏的欣赏需求。


责任编辑:杨伟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