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传统提琴戏的保护
2007年,换届后的县提琴戏协会根据声腔改革后民间剧团用新的腔板调演唱提琴戏已成习惯和绝大多戏迷观众要求演唱传统提琴戏的呼声,秉承“传承巩固为己任,发展繁荣为目标”的工作方针,先后走访白霓镇金龙村沈家、汪家、大市村程家,老鸦村甘家、歇马山村孙家、青山镇艾家洲吴家、青山村廖家、石垅村廖家及岳阳等地,拜访提琴戏民间艺人,收集民间传统提琴戏剧本,听取提琴戏唱段唱腔,并用收录机或摄相机录制保存起来。调查访问的情况说明,崇阳提琴戏由临湘琵琴戏发展而来,琵琴戏艺人在崇阳的演唱过程中,充分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元素,经艺人们不断的创作加工形成的崇阳提琴戏,既保留有琵琴戏的许多元素,又再现出崇阳提琴戏音乐的特色神韵,是崇阳广大群众所喜爱、艺人所接受的戏曲音乐。但是,自90年代始,改革后的崇阳提琴戏失去了本真,遭到了批评。摆在新一届提琴戏协会面前的状况是:民间提琴戏老艺人虽然歇业多年,仍保留着不少的传统剧本;虽然老艺人年岁渐大,但其演唱过的戏曲名段仍然记忆犹新,其嗓音依然清晰洪亮,琴师们的提琴演奏曲调仍然娴熟,民间仍然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提琴戏曲艺术资源。
为此,针对“文革”十年的禁演和改革年代从事戏剧演艺人员长期未能全面接触到传统提琴戏的唱腔板调等状况,新一届提琴戏协会采取组织演艺人员,用排演大型传统剧目的方法来展现传统唱腔曲调的方式,将传统提琴戏的唱腔曲调挖掘保存起来。2008-2014年,协会从热心提琴戏剧事业的企业人士中募集到部分资金,先后组织中老年艺人排演传统提琴戏《银牌记》《梁祝姻缘》《赵五娘》《双合莲》《秦雪梅》《孟姜女》剧目6个,唱功选段专辑3套4母牒。再现了一批传统提琴戏剧目,培训锻炼了一批戏剧演艺人员。传统提琴戏中原生态的正调正板、原板、急板,哀调正板、原板,一字调,梦调,阴调,拖子等主要唱腔板调、花腔、小调及开霸、伞功等表演技艺得到展现,濒于绝迹的忧情调、湘阴调和一些传统锣鼓曲牌被挖掘出来,并录制成影牒资料保留下来。
为了保护传统提琴戏的曲艺,也为满足广大戏迷观众的欣赏要求,协会在排演摄录传统提琴戏剧目及选段的同时,将唱词、板调、曲牌逐一打上字幕,制作成母碟,除送文化主管部门审查、阅看、保存外,将母碟加工成影碟,大量赠送给戏剧界演艺人员,或上市出售,或宣传备用,既传播了传统提琴戏的剧曲艺知识,又发挥了提琴戏剧对人民群众的渲染教化作用。
同时,针对杂腔杂调盛行的情况,动员天城、路口、白露等6个私营剧团在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致全县提琴戏爱好者倡议书》,倡议“把握提琴调,唱好提琴腔,弘扬正宗崇阳提琴戏”。2008-2014年第七、八、九届提琴戏剧节期间,把“各参演剧团必须用提琴戏的腔板调演唱”作为评选“优秀剧团”和“优秀演(奏)员”的必备条件,促演艺人员学唱传统提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