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崇阳提琴戏的前景
崇阳提琴戏来自民间,来自百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草台发展到舞台,成为全国民间艺术(提琴戏)艺术之乡,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证明,崇阳人民喜爱提琴戏。因为,它最大限度土满足了崇阳群众的娱乐需求,起到了形象生动的社会教育效果,有利于拉动县城经济的发展,为崇阳县树立了品牌形象。
崇阳人民不仅爱听爱看提琴戏,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都能随口哼上几句提琴调;崇阳农民爱唱提琴戏,穿上戏服是演员,脱下戏服是农民,为提琴戏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崇阳提琴戏走过百余年的艰难历程,传承不息,在崇阳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当代中国地方戏曲领域的一朵奇葩。
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期,随着社会重经济轻文化观念的产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的状况,乡村公办非营利性业余剧团大幅度缩减,私办经济实体性剧团逐渐产生。娱乐性演出减少,营利性演出增多。剧团业主为了赢得市场,加大资金投入,剧团的服饰道具更趋华丽,舞台陈设更趋完备,尤其是灯光、布景、音响、字幕等发生突破性的变化,提琴戏的质量普遍提高。但为了减少费用开支,业主采取随演随付工资的方式招聘有演艺特长的中年演艺人员搭班演出,不愿招收年轻人随班学戏演戏,全县仅有5名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私营剧团学艺。崇阳提琴戏艺人面临青黄不接、甚至断代的危险。至2014年,全县虽然仍保持着常年性演出的剧团16个左右,但常年从事演出的人员不足300人。演艺人员的绝对数大幅度减少,每个演艺人员的演出频率大幅度增加。针对多数戏迷观众喜爱看传统提琴戏的特点,一些设备条件较好、传统提琴戏唱腔正宗地道的剧团年演出达200天次以上;设备条件较差,唱改革后提琴戏腔调或杂腔杂调的剧团,年演出不过百余天次。乡村业余剧团的组织形式和演出模式正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崇阳提琴戏的唱腔曲艺正面临着戏迷观众的检验,各提琴戏剧团正经受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阵痛。
自崇阳提琴戏成功摘取 “中国民间艺术(提琴戏)之乡” 桂冠,成功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拍摄上央视、上省台的电视戏剧片《双合莲》以来,有国家级“县宝”和优秀文化“名片”的崇阳提琴戏一举成名天下知,所有崇阳人无不感到自豪。但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工业文明缔造的钢筋混凝土空间里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对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本土传统文化——提琴戏无暇顾及,身处宝地不识宝,存在着本土人嫌弃本土文化的崇洋意识。还有少数人用现代人眼光看待古人,对国家提倡保护、抢救的原生态提琴戏看不顺眼,听不顺耳,唱不顺口,有的还打着改革的“大旗”肆意曲改。手捧宝贝不当宝,以致现代人曲改前人优秀文化。目前,随着一批批高龄传承人的相继谢世,年轻人多不愿学戏的景况,提琴戏面临后继乏人,瑰宝将要成为废宝的危险。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05)18号]要求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和关注崇阳提琴戏的保护、抢救工作,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措施上,把提琴戏作为崇阳文化的重头、戏剧事业的大头。2010年7月,中共崇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中共崇阳县委宣传部为主管单位,以县文广局、县文联为组织策划单位,成立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崇阳县“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崇阳提琴戏”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创建“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决定出版一部《崇阳提琴戏剧志》、搜集整理一套供传承教学用的提琴戏资料影碟、组建一个县级提琴戏专业剧团、打造一台水平较高能参加省市汇演,上中央台播放的提琴戏、对全县业余剧团演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建设白霓、路口、石城3个乡镇演出剧场、整理一批传统剧目剧本等7个项目。为实现上述计划,县文联制订《崇阳县“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计划方案》和《崇阳县提琴戏“十二五”发展规划》。经组织实施,2015年3月,崇阳提琴戏获第三届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