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肥场。规模育肥场宜选择华西牛、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品种及其杂交牛,考虑“肉质型”的育肥场,可选择安格斯、夷陵牛等品种及其杂交牛。外购架子牛集中育肥的,优先选择公牛,要求体格高大、背腰平直、臀部宽广、体质健壮,8~12月龄、体重200~400kg。隔离观察期应注意限制饲喂,第1周以粗饲料为主,第2周逐渐添加青料、精料至正常水平。山区和丘陵地区的散养户采用放牧方式养殖的,建议根据区域特征,选择夷陵牛、枣北牛等善爬坡、耐粗饲的地方品种。
(二)繁殖场。繁殖场引进种牛时,应优选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的华西牛、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培育或引进品种,做好个体登记、繁育记录、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工作。冻精应从国家种公牛站采购,并避免近交;以地方牛为母本的,头胎避免使用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大型品种的冻精,可选择体型适中、肉质优良的安格斯等品种进行杂交。及时淘汰屡配不孕、反复流产等繁殖障碍个体,提高5胎以内繁育母牛的比例和质量,优化群体结构。